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
抗美援朝纪念馆重新开放
2020年09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美援朝纪念馆重新开放



  据新华社沈阳9月19日电 (记者高爽)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19日,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重新开放。这是我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开馆仪式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前的广场上举行。抗美援朝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1993年7月新馆落成后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1200余万人次,成为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了解抗美援朝历史、缅怀志愿军英雄、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2014年6月,中央批复同意对抗美援朝纪念馆进行改扩建,同年12月29日该馆宣布闭馆改扩建。改扩建后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由纪念馆、纪念塔、全景画馆、国防教育园组成。
◆相关链接
  抗美援朝纪念馆19日重新对外开放。新增加的千余件馆藏文物,为观众详述峥嵘岁月的壮烈故事。灯光照射下,一块被玻璃罩住的高约0.95米、宽约0.33米的石碑引人注目,上面写着“抗美援朝志愿军连长杨根思之墓”。墓碑右侧,两行小字简介杨根思生平;墓碑下方,刻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全体指战员立”,日期是1952年10月15日。
  1950年11月,杨根思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敌军战斗中,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敌军8次进攻。在40多名敌人爬近山顶阵地的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
  “杨根思牺牲后,最早安葬在朝鲜,1952年迁回国内安葬在丹东市元宝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1953年迁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抗美援朝纪念馆文物保管科科长齐红说,这块墓碑是安葬在丹东市元宝区的杨根思烈士的墓碑,当年英雄骸骨迁走后,墓碑保留了下来。
  一张白底红边、195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的奖状,述说着英雄的赫赫战功:“牟敦康同志在战斗中英勇机智、战绩卓著,经评定为一等功,特授予此状。”
  然而,奖状的主人牟敦康已在1951年壮烈牺牲。1951年10月,牟敦康赴朝参战,多次率队升空迎敌,先后击落击伤敌机多架,被追认为一等功臣。
  “我们还展出了牟敦康的两枚纪念章和日记本等,都是牟敦康的弟弟捐赠的。”齐红说。
  志愿军战士王玉才用缴获美军的避弹衣、降落伞带等自制的书签;志愿军驻安东办事处副主任于耀亭用美机残骸制作的笔筒、墨水盒;志愿军战士用美军飞机残骸、炮弹壳等制作的刀叉、碗碟……新展出的志愿军战士的一件件“发明创造”,反映了最可爱的人在严酷战火中坚强乐观的精神。
  据介绍,抗美援朝纪念馆馆藏抗美援朝文物2万余件。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基本陈列主题,设置了序厅、抗美援朝战争厅、运动厅、中朝友谊厅、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厅、纪念厅等,再现了伟大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光辉历史。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