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绣花针” 穿起服务民生“千条线” |
——滨海综合行政执法局扎实推进党建促服务工作纪实 |
|
城市管理,是映射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亦是展现城市品质的一个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近年来,潍坊滨海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党建引领新发展,不断提升党建核心凝聚力,探索出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新方法、新路径,进一步释放机关党建工作和执法业务工作相得益彰的生机和活力,塑造出一支“走在前、干在先”的服务型执法队伍,为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注入“滨海执法新力量”。 □本报记者 薛静 通讯员 周俊鹏文/图 深化“包村联户”,推动“为民服务”入脑入心 “我们执法队伍,平日里把汗水洒在了城市,但是心里一刻也不能忘了老乡。”“服务群众,要做就要做好,真正把心下沉到基层,下沉到村里。” 谈及“包村联户”,滨海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队员们深有感触。 “包村联户”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群众满意度的有效手段。从年初开始,滨海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企联建”,将服务意识和群众路线相互结合,因地制宜深化对于榆园村、余粮村以及双河村的对口帮扶指导。每个月不论工作有多忙,执法队员们总要挤出几天时间到几个村子里走一走,跟村委的工作人员聊一聊,结合自身城市管理执法领域业务的特色,对村居整体环境卫生水平进行细致地帮扶指导。 “以前我们村里搞卫生,就是扫扫大街洒洒水。自从执法局的同志们来了,村里就有了明白人,这个大街怎么扫、卫生怎么搞都是有讲究的。现在搞卫生的还是那些人,但村里看着就是不一样了,又干净又整齐。”余粮村村民说,看着村容村貌一天天变得更好,大伙都特别高兴。 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方向,怎么深入破解乡村发展的难题,帮助发展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又成了滨海综合行政执法局广大党员干部操心的问题。 为此,滨海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区党群工作部的指导下,联合多个部门在大家洼街道的榆园村针对性开展了“一村一项目”,对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人才输出站的开展情况定期进行帮扶指导,全力用好“一村一项目”这个金字招牌,实实在在为村民的发家致富想点子、出主意。 践行群众路线,必须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滨海综合行政执法局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活化党员教育形式,推动“为民服务”意识真正入脑入心。 “七一”前夕,滨海综合行政执法局党委班子成员步行来到大家洼街道双河村老党员袁崇俊老人的家中,与他促膝长谈,听老人讲述老党员的心路历程和对乡村发展的意见建议;在榆园村孤寡老人张久荣的家中,大家为她送上了真挚的祝福以及丰厚的慰问品……服务意识的培养和践行,并非一蹴而就,只有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主动靠前服务,让城市生活更有活力 丰富的果蔬、生猛的海鲜、新鲜的肉类……大家洼街道的集贸市场上,几十个摊点整齐排列,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但市场干干净净,路面上几乎不见垃圾。市场内外的墙上还张贴着垃圾分类公益广告,营造了文明、卫生城市的浓厚氛围。 不仅大家洼街道,走进央子街道,北海路两侧店铺广告牌匾全部按照“一店一牌”设置;昊海大街两侧门头干净整洁,明朗透亮;各条街巷灯箱、吊耳、条幅不见了踪影,人们感慨,仿佛路也变宽了,走在街上心情也更好了。 作为开发区改革的亮点之一,滨海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执法力量进一步壮大、职能范围进一步拓宽的同时,始终践行“综合执法用心,百姓生活舒心”的庄严承诺,主动靠前服务,积极探索执法管理新模式,既保证管理精细化,又不失温度。 根据每季度工作重点,执法局划分了党员责任区,实行党员包片制,将管辖范围内的主次干道以及商户店铺、建设工地、农贸市场等划分为三大片区,每个执法大队再将管理职责明确细化到每名党员干部,实行定人员、定时间、定责任、定路段管理模式,严厉打击城市管理领域违法建设、占道经营、露天烧烤、夜间施工扰民等违法行为,确保管理全覆盖、无盲区。 同时,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相继创新实行了以管理前置为基础、以诚信征信制度、行政指导制度和城市管理领域行政执法制度有机结合作为核心理念的“三色执法法”和以提前预估消除潜在执法风险为最终目的的“执法后果评估”两大工作措施,既有效维护了行政法的权威,又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监管柔性,将行政执法中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出来。 “今年国家提出要鼓励支持夜经济发展。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转变工作思路,和街道、经营业主多次沟通,制定了支持夜经济发展方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经过全面考量、合理规划之后,一方面,在滨海区增加了便民摊点群数量,为“夜经济”提供更加肥沃土壤,在城管执法领域营造相对宽松的营商和容商环境;另一方面仍然紧盯群众诉求,积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对群众反映的食品、餐饮、服装、保健品、儿童玩具、占道经营、短斤少两等问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最快速度进行办理,耐心细致进行回复。 截至9月初,该执法局累计处调市长热线、全国12315平台、电话咨询共1710起,响应率和解决率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96.25%,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党建强”促“业务硬”,汇聚高质量发展动能 “我们这次过来,主要是因为公司参加山东省饲料行业协会先进集体评选活动,需要来办理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证明,从进门到拿到证明总共花了不到半小时。”日前,到滨海综合行政执法局办理相关业务的山东祥维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执法局工作人员高效的办事速度赞叹有加。 今年以来,滨海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党建强”促“业务硬”,围绕服务企业市场、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任务,在重点改革上奋力攻坚,不断激发市场和企业发展活力,汇聚高质量发展动能,为滨海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力量。 将服务企业发展,提高办结效率作为体现服务意识的一大重点,通过深化流程再造,打造“一小时”办结工作机制,按照“放权、精简、集成、共享”要求,持续推进审批服务、群众诉求、项目工作、城市治理、机关工作等流程再造。针对以往申请人想要办理开具证明等业务,执法局创新营商工作机制,将以往复杂的多层传达模式整合为专门科室“全权主办、一口进出”办理。办理过程中,针对企业办理业务的具体类别,由市场服务科工作人员主动对口引导,对接各科室业务骨干,进行法律和政策层面的专业指导,悉心解答申请人疑问,帮助申请人在合法前提下最高效完成业务办理。截至目前,累计办理各类企业证明业务已经达到80余项,平均每项业务办理时间缩短到一个小时左右。 在企业融资方面,滨海综合行政执法局编写印发《动产抵押登记须知》,帮助企业进一步掌握动产抵押登记的有关程序步骤;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办理流程,积极对接担保机构、银行金融机构等部门,为企业加快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审核手续,积极帮助企业搭建融资平台;设立动产抵押登记“全程网办通道”,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今年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0笔,助企融资3.59亿元。 本着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滨海综合行政执法局制定出台了《市场监管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清单》,对涵盖食药、工商、质监、物价、知识产权、城管执法等领域共计53项轻微违法行为进行梳理,在对办理业务企业的资质、信用监管信息等进行严格把关的基础上,对存在疑似不良记录以及轻微不良记录的企业,结合其发展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评估,探索“首次不罚”“首次轻罚”,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