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版
 
标题导航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
我市召开迎接省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工作会议
我市组织收看全省大数据创新应用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会议
全党全社会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抢时间 争进度 攻难关
奎文筑牢红色阵地谱写文明实践新篇章
昔日贫困村 今朝幸福地
青州以创业激发就业新质效培育发展新动能
品质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发展先行
2020年10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贫困村 今朝幸福地
  董家杨孟村道路硬化暖民心。  栾晶晶 摄



  □潍报全媒体记者 王聪聪
     通讯员 庄奇大
  “如今村里的路好走了,村头巷尾干净整洁,健身广场、村民活动中心一应俱全,家家户户都能上网。这样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10月20日,寒亭区开元街道董家杨孟村村民董有中说。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这个390人的小村庄里,三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董家杨孟村是开元街道唯一的省定贫困村。在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开元街道和董家杨孟村的“两委”干部们以过硬的作风和坚实的行动,交上了一份脱贫攻坚的“合格答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原先,董家杨孟村党组织涣散,服务能力弱,村干部素质普遍不高,为筑牢脱贫攻坚战的组织堡垒,村“两委”针对班子建设、班子团结、组织生活、提升党性修养等方面进行整顿,锻造了一支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队伍。
  “以前,村里生产比较保守,种植玉米、小麦等获得的收入较少,村干部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帮助村民把土地流转出去,发展蔬菜大棚、西瓜、甜瓜种植等高效农业以及狐狸、家猪等特色养殖,村民收入大大增加!”董家杨孟村村党支部书记张立志说。
  在街道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产业扶贫开发项目也在这里“落地生根”。4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投入使用后,村集体收入逐年提高,收益全部用于贫困户帮扶和村集体发展。“街道上为我们缴纳了基本医疗保险和特惠保险,安装了有线电视,还帮我们修缮房屋,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真的非常感激党和政府的关怀。”董家杨孟村贫困户董有之说。据悉,77岁的董有之是村里的一般贫困户,他和老伴儿年纪偏大,身体也不好,自己基本无收入,儿女赡养能力不足。一般贫困户虽然没有特困供养补助和低保金,但可以享受医保、特惠保险、免费有线电视、产业扶贫项目分红、村级福利等。
  为了让村里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打开销路,开元街道利用扶贫债券资金,投资1.5万元在董家杨孟村进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村内Wifi全覆盖。村内种植的西瓜、樱桃、甜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找到了更多买家,卖上了好价钱。“村里原先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户。现在有5户已经稳定脱贫,还有4户也已脱贫,但需要持续兜底才能稳定脱贫,也就是享受政策户。”张立志说。
  扶“智”和扶“志”密不可分,为补齐村里文化基础设施短板,董家杨孟村在村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的农家书屋,配备了4台电脑及1300余册图书,配备了专职管理员,并且常年免费开放,各活动室涵盖全民阅读、党员教育、科普活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功能。农家书屋经过不断完善,吸引了一批读书爱好者前来,农家书屋成为了广大群众科技致富的“加油站”和日常生活的“精神乐园”。
  2019年,开元街道“户户通”路面硬化工程陆续展开,董家杨孟村在全街道范围内率先开工,连接起了村民家门口的“最后一米路”。如今,走进董家杨孟村,村头巷尾的道路宽阔平坦、干净整洁。在村文化惠民广场上,每当夜幕降临,劳作一天的村民们就聚集在此,打打篮球、乒乓球,锻炼锻炼身体,围坐在一起共话家常,这里成为了村民饭后娱乐的好地方。过去“脏乱差”的董家杨孟村如今变为宜居宜业的新农村,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