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书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版
 
标题导航
段孝敏山水画作品展
2020年10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段孝敏山水画作品展
  肇兴记忆
  湖山居隐
  下营渔村写生
  富士山晚霞
  北黄谷写生
  楼子口古村记忆



段孝敏艺术简历
  潍坊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何加林工作室助教,北京逸真画院副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西安石油大学客座教授,潍坊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潍坊市书画家联谊会艺术顾问,潍坊青年美协副主席2006年进修于天津中国美协培训中心山水高研班。2012年9月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何加林山水工作室,其山水被评为优秀作品并被国家画院收藏。2013年10月被聘为国家画院何加林工作室助教。山水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并获奖。
主要参展:
  2002年8月,作品《山幽万古》入选文化部建军75周年全国书画大展并获优秀奖。
  2004年7月《溪山晴岚》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山东作品展。
  2009年8月《水抱孤村远》入选中国美协“首届全国少儿美术教育学术展”教师作品展。
  2011年5月《坡上云起图》入选中国美协第三届江南文化节·大痴情缘——纪念黄公望中国山水画展。
  2012年6月《坡上看云》入选中国美协首届公望富春·中国山水画作品展。
  2013年9月《揽月青天》获中国美协201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2013年9月《秋意古塬》入选中国美协“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3年10月《揽月青天》系列入选中国美协“墨韵岭南”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4年3月《古村秋色图》获中国美协“泰山之尊”全国中国山水画·水彩画作品展优秀奖。
  2014年8月《廊桥寻梦》获中国美协金陵文脉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
  2014年11月《古村秋幽》入选国家画院建院十周年教学成果精粹展。
  2015年2月《古村秋色》入选中国美协悲鸿精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5年6月《古寨秋色》入选中国美协“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5年12月《古村秋色》获第三届“风筝都文化奖”,优秀文化作品奖。
贺 信
  欣闻《籍籁闻钺——段孝敏山水画作品展》在山东潍坊郭味蕖美术馆举办,作为段孝敏的老师,对此展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参加画展的同道和潍坊的朋友们表示感谢。
  段孝敏的山水创作近年来有很大提高,在当下盘根错节的山水画流派中,已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这得益于他不断强化自己的绘画语言和笔墨修为,更得益于他坚持不懈的写生和创作。今天参展的作品,既是对祖国如画江山的讴歌和赞美,也能代表他观察生活的真诚态度;既是对国画传统的致敬与传承,也是对新时代创作的思考与感悟。
  这个时代有浮夸躁动的元素,也有蓬勃向上的朝气,希望孝敏保持源于本心的安静和朴素,努力探索艺术自身的纯净与美丽,以此展为一个全新的起点,进一步锤炼绘画技艺,加强文化素养,创作出更多高水平、高境界的山水画卷,成为一个具有中国人文情怀和文化担当的优秀艺术家。
  祝展览圆满成功!
 ? ? ? ? ?       ?何加林
     ? ? ? ? ?  2020年10月20日

  何加林(现任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博士后、博士、硕士生导师。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客座教授,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静水流深 ——写在《籍籁闻钺——段孝敏山水画作品展》开幕之际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每读苏轼的《后赤壁赋》,总是沉浸于此文此境难以自拔。
  月夜、江流,峭壁、峻岩,野草、虬枝,鹰巢、龙潭……不吝笔墨、近乎直平的写景叙事,因着文字的节奏和瑰魅,脑海里不断生成跌宕起伏的画面,这画面是动的,有光,有影,有风。至于后来,孤鹤嘹唳,羽衣入梦,似笼上了一层如梦如幻的轻雾,最终神来一问“乐乎”,寒寂而凄清的画境,霎时灵动旷达起来,有声,有色,不愁,不冷。
  读段孝敏先生近期的山水画作,如随苏子夜游赤壁。不同的是,少了几份幽惧,多了一些温情。
  他的笔下的山水,似是经月光浸染过一般,空水氤氲,气象熹微。色清雅温润,墨淡而不薄。传统山水中,房舍桥梁都是点景,但段孝敏对村居投入极大的关注,他的山水画面里并没有人物,却时时感受到烟火气,诗意的境界里有淡淡乡愁。
  他近期的写生作品更多以老村落作为主角:破败的屋顶,稀疏的篱笆,小院晾挂着金黄的玉米,斑驳的墙上有着模糊的大字招牌,谁家倾斜的格栅门里静静地趴着一只老犬;远处的廊桥沧桑而美丽,桥下河水缓缓流淌,暗红的庙宇里仿佛有隐约的钟声……远山温润而柔软,环抱着他们,任沧海变桑田,荣辱成云烟。驻足画前,能感觉到画家不慌不忙的笔触,忧伤而细腻,似乎在寻找炊烟升起时布满晚霞的天空,思念在村口喊你回家吃饭的老母亲。
  文学作品给人审美的体验往往是动态的甚至是超越的,因为文学境界的形成往往要经三次飞跃,作者将所见所思构建自己的审美意象,然后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最终还需通过读者脑海再造产生意境,所以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实际的赤壁、苏轼笔下的赤壁,我心中的赤壁,往往大相径庭。
  从这个角度而言,画者想表达意境似乎更难一些,因为观者缺少思维再造的空间。见山画山,仿花著色,也算画画,但便如苏东坡所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所以,自古以来,中国画家将对境界的追求作为终极目标。南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云:“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真正的画家在体察、玩味嘉木繁花、青泉白石时,要有古代圣贤这样的世界观和情怀,是去解读生命的内在,关照自我的本心。一幅好的画作,不仅能体现是画家审美格调和哲学思想,更重要的是能激发观者的情感与思考。
  段孝敏做到了。他的画色彩淡而润,线条简而拙,有时构图虽满,但纵横有序,穿插巧妙。幽山烟岚,林泉老村,似能在此间徜徉幻游,悠然忘我,听他讲述每间老屋每户人家的前生今世,帮你寻找自己心中的家园。
  画的境界,即是画家的境界,这和笔墨技巧有关,更多的是由画家自身的气质、素养决定。在段老师的画室,我随手拿起一本他以前的画集,他竟有点急了,忙说:“别看,以前画的不好。”其实,在出这本集子的时候,他已加入全国美协,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美展。即使是在画都潍坊,凭借山水画入选的全国美协会员也是凤毛麟角。
  突然觉得这种“别看”的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作为土生土长“顽固”的山东人,自我否定并不容易,这意味对传统、师承和自己的成绩,要有清醒的判断与选择。高中时他擅画花鸟,同学戏称“段牡丹”,大学时跟随喜爱的老师专攻人物,然而,到底是林泉有志,他还是遵从内心选择了山水画。2012年师从中国国家画院何加林老师以后,他的技法与笔墨再次寻到突破口,破茧成蝶。何老师常常表扬这位努力而敦厚的学生,在向朋友介绍时戏称他是“获奖专业户”。
  而段孝敏并没止步于此,近年作品风格日新,山东传统的赭墨色越来越淡,山东特色的“人情味”却越来越浓,无论审美还是格调,更上层楼。他谨记老师说过,画再“涩”一点儿,不要油滑。用笔要有“渴度”,能一笔画出来决不两三笔。而实际上,这也正是做人的道理吧。用力忘掉所谓的经验和技巧,再真一些,再简单一些,真诚地体会绘画的快乐,纯粹的美自然会从笔尖流淌出来。
  何加林老师赠段孝敏四字“籍籁闻钺”,他亲自解读有两层含义:一、潍坊的山水画坛略显平静,在国内有影响力、学术性较高的作品不多,段孝敏的画,如在静夜旷野处,听到浑厚沉雄、有金属感的铮铮之声。二、这是一个期望,目前的中国画坛,有很多人虽然名气很大,但画得不行。在一个很少有好画出现的时代,要静下心来,好好做学问,不要追求虚名浮利,只有这样,才能拿起大斧去战斗,也只有这样,作品才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山川之气本静,笔躁动则静气不生。林泉之姿本幽,墨粗疏则幽姿顿减。画至于静,其登峰矣乎。”
  讷于言,敏于行,认识段孝敏的人都知道,他的沉静和力量都隐在骨子里。       文/窦洁
主办单位:潍坊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潍坊日报社  承办单位:潍坊市美术家协会 潍坊慧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郭味蕖美术馆 开幕时间:2020年10月24日上午10点        展览时间:2020年10月24日至30日       展览地点:郭味蕖美术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