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通讯员 李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供给方式转变,在城市社区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城市社区服务实现了提档升级。 市民政局将城市社区服务大厅原来分散设置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教体育等公共服务窗口,整合成综合服务窗口,社区居民只需到一个窗口就能办理所有事项。按照能办的、代办的、指导办的不同情况,梳理社区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实行“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联办”。通过改革,改变了以往一名社区工作者服务一个窗口的局面。同时,居民到社区办理业务,也不用办完一件再排一次队了,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 为了促进社区工作者尽快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市民政局指导各县市区民政部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在培训各项业务的主要内容、办理流程、相关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增强信息化手段运用能力,引导社区工作人员由“专科化”向“全科化”转变,全面提升业务水平。今年以来,共培训社区工作人员4019人次。目前,全市建立“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的城市社区达到70%以上。 在加强社区综合服务窗口建设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社区宣传栏、明白纸、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介,广泛宣传“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改革,重点宣传社区服务事项的内容、办理条件和办理方式,提高居民知晓率,更好地服务居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