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 中国美协会员 中国民协会员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 黑龙江省美协副主席 黑龙江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黑龙江省美协理事 黑龙江省桦树皮剪纸传承人 景德镇市陶瓷名家协会会员 2020年,一个改变人类命运与历史进程的特殊年份,它终将被历史铭记,也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投下了无可置疑的巨大阴影。 此时正值2020的岁末,世界上还有许多人们正在遭受磨难,远未将息。所幸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地带,伴随着疫情的蔓延,世界与时局也是风云变幻。直面这样一个不确定与动荡不安的世界,艺术更大的作用是超越苦难,抚慰人心。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性是中国水墨画发展的主线,无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艺术内在的审美与价值取向都受到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以西方的现代艺术精神作为引领,艺术家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开拓进取,推陈出新,在图式与结构上和传统水墨有着不同的空间意识。这一切的变化首先取决于我们处在城市文化快速生长的时代背景中,不同于传统农业社会山水田园的诗意栖居与近乎永恒的宇宙观。现代社会的变动不居与声光电璀璨炫目的瞬息性给我们的感官带来了极大的刺激与近乎晕眩的视觉感受,传统水墨以笔墨为核心的审美趣味显然不足以支撑我们的内心与精神诉求,更多主观的生命感受与视觉经验要求新的艺术语言和材料形式来进行抒发和表现。而西方现代艺术物质性的逐步退出和精神性的彰显正是依赖于语言和形式的变革,从古典艺术的经典性走向现代艺术的精神性。中国学院艺术教育的兼容并包与中西融合的教育体系为艺术家奠定了开阔的学术视野与富于现代性的知识框架,即便传统的山水和花鸟画也试图找到契合自我生命气质的风格和语言,在一个更为广大和丰富的城市文明背景中呈现对自然的观照、对社会与文化的体验、以及基于自我生命感受与心性的文化立场和表达。 此次画展的参展艺术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学术背景,大家都来自于学院,受到了来自学院系统的美术教育以及上述综合性的时代和文化造就的艺术环境,他们的艺术创作也充分体现了传统水墨富于现代性的表现与变革,大家各擅胜场,呈现出鲜明的学术取向和美学特点。 在当今时代,人物画或许最能体现其所处社会和时代的文化性。学院主体的人物画还是遵循徐蒋体系的教育模式,而随着艺术家的创作与思想日益成熟,开始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美学立场与风格样貌。
艺术家刘钻的创作或许可以归类为新文人画,以逸笔草草写众生肖像,不拘神肖形似,但求意趣,散淡求之,顺意得来。所谓抱朴天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宋元以降,水墨是中国画发展的主流,山水画更是高峰迭起,大家辈出,各种山水范式、笔墨皴法经过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努力与时间的洗礼,更是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历史性、文化性与经典性。“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写意山水,寄托情志,或可游可居,采菊东篱;或神遇迹化,野水寥汀,高度完备地呈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