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乡村走上“法治振兴”路 |
——市司法局包村帮扶工作聚焦 |
|
□潍报全媒体记者 刘伟 峡山区王家庄街道东邵村位于峡山区管委会西南五公里,紧邻峡山水库。漫步于东邵村,一座座整齐的院落与山水林湖相映成辉,平坦宽阔的道路直通每户门口,街头巷尾路灯明亮,一面面法治宣传墙和一张张法治宣传道旗更是引人注目,成为东邵村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致。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曾经的东邵村是附近有名的软弱涣散村,干群关系紧张,导致各种问题不断,和其他村相比,东邵村基础差,村情复杂,发展相对滞后,出现问题大家相互抱怨,不积极解决,甚至出现了“有事靠上访、不靠公安靠打仗”的怪象。 2019年4月,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潍坊市司法局包村帮扶工作队进驻东邵村,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包村帮扶工作。一年多来,市司法局党委和帮扶工作队协调争取各项资金380.32万元,在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结合村情民意,发挥职能优势,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和法治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强化法治建设为发力点,用法治筑牢社会平安根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市司法局的帮扶带动下,东邵村实现了“由乱到治”的华丽转身。 法治引领建设过硬村“两委” 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前提和保障。只有积极推进乡村法治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才能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帮扶工作,市司法局帮扶工作队根据实际情况,从部门职能出发,对东邵村的帮扶发展思路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和定位。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综合治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治理水平,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的力量,巩固精准扶贫成果。 日常工作中,帮扶工作队引导村“两委”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阳光议事日”、村务党务财务三公开等制度,召开村“两委”成员会议30余次,党员、村民代表会议20余次,指导完善村规民约、村“两委”议事规则、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有效保障了村级事务的公开、公平、公正。同时,抓好支部生活日、民主评议和积分制等基本制度落实,组织好学习培训,引导党员主动作为、发挥作用。为了给帮扶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积极发掘后备人才,通过召开党员代表会议,新增6名入党积极分子和1名预备党员。此外,通过考察,确定两名思想觉悟高、政治上要求进步、责任心强的村民进入村委工作,以解决村委工作繁重,人手不足的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带领党员深入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市司法局向帮扶村村委捐赠了价值4万余元的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物品,改善村“两委”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保证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正常运转以及党员活动的正常进行,为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要求、完善村委会各项服务功能奠定基础。 帮扶工作队专门邀请市司法局行政复议科科长刘竹湘和安丘市司法局兴安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张千利到村和街道开展主题教育培训,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讲解《民法典》中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交流“如何化解矛盾纠纷,做基层稳定的守护者”。培训内容贴近生活、坦诚务实,获得了党员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让群众相信法律、遵守法律,让法律成为人民心中的信仰,就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守法的示范作用。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改善,才能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市司法局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孙征告诉记者。 倾听民意解决群众烦心事 “老百姓为什么要上访?肯定是问题没解决,诉求没满足。”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真正了解村民的需求。孙征说,“只有真正了解村民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为大家解决问题。” 按照“五必访五必问”要求,驻村的第一个月,帮扶工作队就走访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贫困户等320余人次,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和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座谈会5次,积极听取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通过调研,了解村情民意,找出所需所求,明确帮扶重点。市司法局主要领导和帮扶工作队队长赵爱君多次实地查看帮扶村村委办公场所、交通水利设施及村容村貌,听取相关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帮扶村种植结构、资源优势和需要解决的困难,并针对实际情况先后多次召开局党委会,研究制定符合帮扶村实际、让老百姓得实惠的帮扶措施。 在此基础上制定帮扶计划,确保帮扶工作能有效开展。同时,驻村第一书记孙征积极发挥纽带作用,及时请示汇报,争取领导重视支持。 村内道路没有路灯,村民夜间出行难,得知这一情况,市司法局投入近3万元,为全村11条道路安装路灯76盏,彻底结束了村民夜晚摸黑出行的历史。路灯的安装,使村民重拾了信心,重新燃起了对幸福生活的希望,也增加了对村委和帮扶工作队的信任,为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了解到大多数村民还在吃井水,帮扶工作队多次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转变村民观念,动员村民进行自来水改造,并投入11万元,为自愿改造自来水的村民每户补贴200元,有效提升了村民改水的积极性。最终全村共548户进行自来水改造,占全村总户数的70%,切实保障了村民饮水安全。 村里的道路没硬化,出行成难题,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民们对此反映强烈。针对这一问题,帮扶工作队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资金150万元,硬化村内道路10000平方米。同时,积极推动“户户通”道路硬化工作,动员村民和社会各界力量捐款筹资40万元,市司法局筹集资金10万元,共50万元,硬化道路16000余平方米,顺利完成“户户通”道路硬化任务。 帮扶工作队还通过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宣传发动广大村民对村庄不符合人居环境要求的各个环节进行整改。期间清理破旧房屋残垣断壁12处,改造厕所34户,处理污水直排95处,清理村内四大堆75处,整理改造弱电线路2000余米,村内绿化植树500余株,同时签订“门前三包”协议书450户,有效改善了村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此外,协调街道党委、政府投入40万元,用于修整村内道路、修建花圃、美化绿化村庄。 随着一件件实事的落地,东邵村的面貌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东邵村的路灯亮了,泥泞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房前屋后肆意横流的污水不见了,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心情和干劲儿也一点点增加。 化解纠纷消除矛盾顺人心 “目前,影响贫困村治理的基本问题是村内存在的矛盾和纠纷。开展法治扶贫、提升贫困村治理水平,需要把影响贫困村治理的主要矛盾进行类型化梳理。总体来看,这些矛盾和纠纷主要以村内邻里纠纷为主要表现形式,在表现形式上都极为琐碎,但若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由隐患转化为现实矛盾。”在帮扶村调研中,孙征清楚地意识到基层纠纷的深层隐患。 村民老周和老郑矛盾素来已久,两人早年因为琐事发生矛盾,两家门前的道路都被对方堆放杂物堵塞,平时两家经常拌嘴吵架甚至因为一点小事儿大打出手。过去村“两委”也曾多次调解,但始终没有取得效果。了解这一情况后,孙征主动带领村干部上门了解情况,为两家解决问题。调解中孙征认真听取双方的看法,了解双方诉求,积极从邻里和谐相处等角度,引导两方解决矛盾。经过三天的耐心劝说,终于使得两家握手言和,主动清除了堆在两家通道的杂物,而此事也在东邵村成为一桩美谈。 “感谢孙书记的调解,化解了我们这么多年的矛盾。”在采访中老周说,“孙书记跟以前调解的干部很不一样,办事儿很公正,话说得也很在理,我们都很信服他。” “农村里,其实很多矛盾都是因为一些小事儿导致的,通过村干部组织调解,一是重新树立起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其次也是为了转变村民的思想,让他们有事首先找村里,而不是上访。”孙征说。 考虑到帮扶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单位职能,帮扶工作队第一时间在村委建立了人民调解室,并动员村内有群众基础、威信高的党员和村民担任调解员,使得矛盾纠纷既有了解决的地方,又有了解决的人。矛盾纠纷能得到及时的化解,过去涣散的班子也慢慢变得团结起来,村民对干部的信任也逐渐树立,邻里关系变得和谐,过去冷清的村委现在成为全村最热闹的地方。 法治文化引领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发挥好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同时,充分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主体地位,围绕农民需要提供文化服务,组织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 在东邵村曾有一片杂物堆放地,多年来无人打理,脏乱不堪。同时,村民们健身休闲娱乐很难找到好的去处。为了给村民健身娱乐和法治文化推广找到一个必要的场所,帮扶工作队看中了这片杂物堆放地,投入近20万元将其打造成了一个1200平方米的法治文化广场,在广场内添加法治文化宣传板面,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 帮扶工作队还充分发挥市司法局职能优势,由局领导带领市仲裁委、市律师协会、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市司法鉴定协会和市公证员协会工作人员多次到村开展法律援助、普法宣传、公证业务、医院义诊、赠送帮扶物品等活动,投入资金30000余元,发放业务传单1000余份,惠及群众600余人次。同时联系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到村开展法治讲座,并对农村常见的土地流转、婚姻家庭、房屋侵占、遗产继承等方面问题进行讲解,免费解答法律咨询300余人次,山东豪德律师事务所还在村内设立了法律服务联系点,方便村民随时解决法律问题。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市司法局10名科室负责人与村20户贫困户结成对子,每两个月来村一次逐一对贫困户进行走访,深入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投入资金近2万元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已帮助协调修缮房屋5户,申请建设无障碍通道2户,协调办理慢性病医保2户,定期清理卫生6户。 一块块小小的法治宣传板,一次次深入浅出的法律政策宣讲,看着不起眼,却在村民们心里种下了一颗法治的种子。通过宣传和引导,帮扶工作队逐步转变了村民遇事上访的错误观念,增强了村民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不仅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革除陋习、文明乡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感恩教育等政策知识也一并宣传,在村里着力革除人居环境、大操大办、赡养抚养等方面的陋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逐步形成。 法治保障推动村强民富 “贫穷不改变,聚拢的人心还会散。”帮扶工作队深知聚拢人心不易,还必须快马加鞭闯出致富的新路子,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东邵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是村集体土地,收入一直不高。”村支书张锦光说,“村民主要依靠种植粮食作物,人均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 平安健康的法治环境有了,同样也要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帮扶工作队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增收致富。 积极探索农产品销售途径,帮助村民增收。通过多种途径帮助村民销售土豆、洋葱、芋头、葱蒜姜等农产品7500公斤,增加收入2万余元。同时,联系农产品收购商户,争取为村民建立长期持续稳定的销售渠道。 协调街道党委、政府,将已闲置的村内小学、5间办公用房以及村委光伏项目划归村集体资产。目前,光伏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至3万元,办公用房已出租2间,每年至少收入2000元,闲置小学目前正积极寻求合适项目。 为保障帮扶村持续稳定增收,帮扶工作队将2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全部交由街道统筹使用,每年可固定为帮扶村增加2.5万元左右的收入,连续十年,至少可为帮扶村增加25万元的集体收入。同时,严格落实收益分配制度,此笔收益将全部用于贫困户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村庄基础设施的提升。 带领村“两委”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到示范村学习黑木耳、有机姜等种植项目,结合区相关奖补政策及帮扶村实际情况,发展绿色无污染农产品,走符合自身发展的致富之路。 帮扶工作队还邀请碧桂园集团鲁东地区负责人到村走访调研,结合碧桂园集团自身优势,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同时为贫困户放宽就业条件,激发其内生动力,自主脱贫。 如今的东邵村,各项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和决议程序得到了完善,坚持定期召开支部会议,坚持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坚持定期举行村民代表会议,形成了经济有人抓,致富有人带、工作有人管、公益事业有人办的良好氛围。 从昔日的“软弱涣散村”,到如今的“和谐村”,这座位于峡山湖畔的小村正以崭新的面貌,大步迈向希望的未来。 (本版图片由市司法局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