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金融
 
标题导航
潍坊,向世界人民发出和平愿景
致敬每个平凡的你
美好长存心中处处皆是故乡
我市推动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
全市开展多项文旅推广活动为城市代言
潍坊籍小说作家薛培政获第九届小小说金麻雀奖
2021年02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向世界人民发出和平愿景
——写在我市成功申办国际和平城市之际



  2021年2月3日,国际和平城市协会主席弗雷德·阿门特(J. Frederick Arment)先生向全球宣布新一期国际和平城市名单,潍坊市荣登榜单。首创首成,书写了潍坊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三载春秋,夙兴夜寐,矢志创建。我市争创国际和平城市团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长跑的坚韧、短跑的姿态、冲刺的速度,经过800多天的不懈付出,一千多场和平活动的精心筹备,终于迎来了圆梦时刻,如愿加入了国际和平城市的大家庭。
  “国际和平城市”这一桂冠,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大国添彩。这是展示潍坊开放包容、融合共生城市品格的生动写照,这是近千万热爱和平的潍坊人民向世界发出的和平愿景。
  □潍报全媒体记者 潘来奎 
         刘 伟 文/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创建的“根”与“魂”
  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系统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站在历史和哲学高度对“人类社会何去何从”这一时代命题提出了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如浩荡东风吹拂大地,播下和合共生的种子,收获共赢共享的明天。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山东省的文物大市,以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坊子德日建筑群、大英烟草公司旧址、二十里堡火车站、胶济铁路等为代表的富含和平因素的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既见证了潍坊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也凸显了潍坊城市文化品格的博大和深厚。
  特别是作为二战期间亚洲最大的外国侨民集中营——潍县集中营,承载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共同的伤痛记忆,对于拓宽公共外交空间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潍县乐道院始建于1882年,是美国北长老会在潍县创办的集教会、学校、医院于一身的综合性场所,1942年被侵华日军占领,关押在华欧美侨民2000余人。潍县集中营是日本侵华历史和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重要见证,也是二战期间国际侨民与中国人民团结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正义斗争及国际主义精神的象征。与遗存在世界各地的法西斯集中营遗址一样,都是人类伤痛的记忆,它的存在可以教育世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牢记历史,珍惜和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矢志构建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
  明确产权归属、理顺管理体制是创建国际和平城市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作为争创国际和平城市的主体,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蕴含了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存7处近现代建筑分属多个管理部门,2019年5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其产权和管理体制等历史遗留问题,将所属建筑集中划归市文化和旅游局,由潍坊市博物馆统一管理,解决了乐道院7处历史建筑资产、不动产转移登记、土地确权等一系列工作难题。并克服机构改革压缩机构和编制的困难,增设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新增16个编制,为争创国际和平城市明确了产权归属,理顺了管理体制。
  潍坊市博物馆先后邀请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报社等国内文博界顶尖专家学者,对乐道院博物馆进行整体提升改造规划。面对问题工作人员迎难而上,根据乐道院史料照片,按原貌复原乐道院门前的古钟,反复修改达30次以上,成为乐道院博物馆标志性建筑。
  2019年9月16日,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荣誉称号;10月16日,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目标提出到实现,仅用不到6个月的时间,为国际和平城市的创建筑牢了基础。
  奔波万里首创首成,只为心中那团和平的火焰
  “让潍坊拥抱和平,让人民珍爱和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自上世纪90年代,我市就开始了国际和平城市创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达目标不罢休。2019年,我市开启了新一轮创建工作。
  一个月内辗转奔波万里,只为心中那团和平的火焰。隆冬时日,和平城市创建小组却内心似火,在一个月时间内,连续奔波万里,先后赴成都、贵阳、南京等地区,收集相关文物史料,充实展览陈列内容,丰富和平城市内涵。2020年11月16日,和平城市创建小组一行8人赴成都对接学习,与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座谈交流,邀请其到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考察指导。随即由成都转赴贵阳,拜访美国解救潍县集中营“鸭子”行动组中文翻译96岁的王成汉老先生,与其座谈交流,开展了音频、视频等口述史采集,临行前王成汉老先生捐赠了二战时期拯救行动降落伞伞绳、幸存者感谢信17封等乐道院相关史料。2020年12月3日,和平城市创建小组赴南京大学深入对接交流,拜会刘成教授,洽谈合作发展,举行了潍坊争创国际和平城市座谈会,双方达成合作共识,全力支持潍坊争创国际和平城市。
  学术研究是博物馆发展的内在灵魂。为构建国际和平城市提供智力支持,提升博物馆专业化、学术化研究层次,近期,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建立合作,带来了高质量的科研和人才支撑,打造了全市学术研究新高地,迈出了招才引智新步伐。去年12月底与山东大学完成了战略合作签约,双方以人才培养为载体,通过定期互访、项目对接、成果推介等形式,在集中营历史、遗址规划、陈列展览等方面进行深入对接,对潍县集中营的历史资料进行整理汇编。同时,与南京大学研究推动在潍坊成立国际和平研究所,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研究教席”,开设和平学课程,联合举办国际和平论坛,召开高规格的国际和平学术研讨会,打造国际一流和平学术平台,助力潍坊国际和平城市建设。
  2020年12月7日,潍坊争创国际和平城市团队正式向国际和平城市协会提交中英文申请报告。2021年1月16日,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弗雷德主席发来邮件,祝贺潍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
和平之路我们从不是孤独前行
  和平是一种理念,和平的种子只有播撒在广大民众的心间,才能孕育出无数祈愿和平的希望和守护的力量。和平城市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进一步擦亮、用好潍坊“国际和平城市”这一名片,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平台的作用,我市从和平资源保护利用、和平教育研究、和平建设合作、和平传播等方面继续深耕细作,实现多维度和平项目创建,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推动国内、国际和平建设。
  加强和平资源保护,推进和平城市建设。在尊重和传承潍坊和平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秉持以“和平”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全民愿景,将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坊子德日建筑群、大英烟草公司旧址、二十里堡火车站、胶济铁路等富含和平文化因素的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纳入全市整体发展规划和建设布局。同时,将和平元素融入城市特色风貌,优化和平城市总体布局,推进和平广场、和平场馆等地标性建筑的建设,策划具有和平主题的特色人文旅游路线,研发和平主题文创产品,推动城市和平遗产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城市和平文化与旅游发展相融合,为和平城市建设注入新内涵和新动力。
  成立和平研究机构,加强和平资源研究。组织成立以乐道院·潍县集中营研究会为核心的潍坊和平研究机构,通过国内外专家结合,对潍坊城市和平遗产进行全域梳理。开展文物征集、文物研究、档案整理、名人案例研究等工作,将研究成果以专著、论文、剧本等形式展现,为和平教育活动开展和相关学术交流筑牢基础,提供支撑。
  拓展和平教育外延,推动和平教育普及。以全面推进和平教育为目的,打造博物馆、学校、社会、企业、社区五位一体的和平教育网络体系,形成潍坊特色的全民和平教育。逐步将和平教育课程纳入潍坊市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全市中小学推广和平教育。在驻潍高校开设和平学课程,围绕乐道院·潍县集中营解放纪念日、国家公祭日、国际和平日等重要节点,开展相关和平主题活动。
  加强多方纵深合作,凝聚和平共建力量。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和平城市内涵式构建为目标,加强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建川博物馆等国内单位合作,推动人才交流和经验互鉴。同时,加强与美国等国家的20余个友好城市往来,与英国考文垂大学等高校及UNESCO等机构,开展和平对话,举行学术论坛,形成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凝聚和平共建力量。
  持续争创国际荣誉,提升和平城市影响力。在成功争创国际和平城市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加入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城防与军事遗产委员会,持续提升潍坊国际和平城市的影响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