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服务专员来“助阵” 企业吃下“定心丸”
服务企业促发展真正当好“店小二”
服务所需所盼 企业干劲十足
“啃硬骨头”真抓实干 “交高分卷”攻坚克难
用心用情推动工作出新出彩
筑牢电动车防火安全屏障
综治“组合拳”护航高质量发展
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开展关爱农民工活动
2021年03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啃硬骨头”真抓实干 “交高分卷”攻坚克难
——写在我市连续两年荣获“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单项奖”之际



  □潍报全媒体记者 薛 静
     通讯员 乔秀玉
  近日,2020年度山东省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结果对外发布,我市荣获“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单项奖”,位列全省第一名!这是继2019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全省第二名的成绩之后,再获殊荣。
  脱贫攻坚工作为什么行?广大扶贫干部为什么能?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更是全市扶贫系统干部不畏艰难、埋头苦干,以热血赴使命、以实干践诺言,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的必然结果。
  “团结和谐”是基石,着力锻造“钢班子”“铁队伍”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是脱贫攻坚精神的首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市扶贫办以打造一支“团结和谐”的班子队伍为出发点,常沟通、快决策,常碰头、开短会,时刻做到了思想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切实增强了打硬仗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坚持集思广益,谁的方案最好就听谁的。在扶贫办内部,工作分工不分家,重要工作班子一起商量、畅所欲言、共同决定,已经成为了一种默契、一种习惯。比如,针对行业扶贫政策落实迟迟不到位的问题,一位不分管这项工作的班子成员提出开展“政策落实确认工作”,大家一致同意后马上铺开,这是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的一个缩影。在机关内部,凡是涉及“三重一大”事项,班子一律开会研究,并邀请纪检组列席监督指导,不搞“临时动议”,更不搞“一言堂”,每名同志都能各抒己见、提出建议。2020年先后召开33次室务会研究重大事项,每一项决策都确保公平、公开、公正。
  坚持党性原则,不搞“一团和气”。团结奋斗,是建立在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本着对扶贫事业负责、对单位建设负责、对个人成长负责的精神,就事论事、客观公正,好的建议坚决采纳,有问题当面指出,不搞没有原则的“团结”与“和气”。曾有1名县级干部不请假就私自离开工作岗位、1名县级干部开会迟到5分钟,主要负责同志毫不客气,在全体人员会上点名道姓、严肃批评,“定下的规矩就要严格执行,谁都不能例外”成为一项铁律。
  坚持奖罚分明,树立崇实重干的鲜明导向。扶贫办的每名同志都有一种认识,那就是只要用心干、认真干,付出就总会有收获。工作中,一切以干好工作为出发点,以实绩论英雄,工作成绩好的,优先提拔重用,工作出现问题的,该批评批评,该检讨检讨。2020年先后将工作中踏实肯干、成绩突出的8名年轻干部提拔为科级干部,晋升一到四级主任科员5名,全办上下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氛围愈发浓厚。
  市扶贫办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坚强有力;领导干部各负其责、心齐气顺;中层以上干部作风硬朗、能冲敢上;一般干部埋头苦干、干劲十足,大家凝心聚力、握指成拳,干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可以说,有这样一支能征善战的“钢班子”“铁队伍”,扶贫工作就能无往而不胜。
  “真抓实干”是根本,把工作的事当自己的事干
  “出水才见两腿泥”。扶贫工作必须要实打实地干,绝不能搞花拳绣腿,作表面文章。在全市重点工作突破暨服务企业发展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田庆盈强调,“干部,就是干!用心干,别用心眼干!”干就干到最好、干就干出样来,是市扶贫办每一名工作人员坚守的信条。“攻坚克难、不负人民”,是脱贫攻坚精神的重要写照。
  市扶贫办主要负责同志带头,以抓铁有痕的韧劲推动工作落实。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好的带头人就是一面旗帜。“大家甩开膀子干,出了问题我负责!”这是市扶贫办主要负责同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在开展问题清零和质量提升行动时,主要负责同志带领着3个人的小分队,每天早上7点前出发,以“四不两直”方式进村入户,走到哪、看到哪,最多的时候一天跑七八个县市区,行程800多公里。半年下来,13个县市区转了几十轮,跑遍了137个有扶贫任务的镇街,最多的安丘市、临朐县去过26次。省里要求去年项目9月底前全部完工,他用3天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市72个项目,然后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分析研究,有困难的帮着协调解决,最终所有项目全部按期完工。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在主要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全体人员深入基层头拱地、钉钉子、抓提升。
  直面短板弱项,以迎难而上的决心实现问题清零。面对扶贫工作问题反复出现、反复发生,全市深入开展问题清零和质量提升“两项行动”,以“真、实、准、服”为原则,全面推进问题清零。在督导调研中,不管是面临退休的老同志,还是刚大学毕业来挂职锻炼的新同志,大家主动放弃节假日,有的同志中过暑、有的同志出过车祸受过伤、有的同志发着烧,有的同志鞋都跑坏了几双,大热天全身衣服都湿透,经常下午两三点钟才吃上午饭,没一个人抱怨,咬牙坚持、埋头苦干。为解决项目问题,市县两级成立资金和项目工作专班,连续230多天奋战在项目一线,对全市941个产业扶贫项目逐一审核查验,白天看现场、晚上审材料,加班到凌晨一两点更是常态,发现问题盯着改、不改好绝不翻篇。
  聚焦质量提升,以精细的绣花功夫赢得群众满意。坚持从贫困群众关心的小事入手,实施“洁居工程”、铺设“小康道”,培育“小菜园”“小花园”,发放“小药箱”,用精细的“绣花功”提升群众满意度。
  比如,市扶贫办干部在督导调研中,主动协调相关医院,为贫困老人免费做了截肢手术,省下医疗费用4万多元。听基层的同志讲,这位老人每天坐着轮椅在村头等着,天天心心念念,就想再见见穿着白衬衣的大个子扶贫干部。再如,省级验收组同志们在走访高密市姜庄镇伊家庄村李秀芬老人时,年近80岁的残疾老人,深情地给大家唱了一首《社会主义好》,验收组同志听完后深受感动,认为这是脱贫攻坚过程中听到的最嘹亮的歌声,句句包含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发自肺腑。
  “勇于创新”是核心,动真碰硬压实攻坚责任
  “开拓创新”也是脱贫攻坚精神的重要内容。脱贫攻坚打蛇打七寸,牵牛牵牛鼻。为把扶贫工作抓到底、抓到位,瞄准镇街这一关键环节,先后出台黄牌警示管理和示范镇街激励“两个办法”,坚持动真碰硬,将责任全面压紧压实、传导到位。
  黄牌警示,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前期调研发现,受2019年考核成绩影响,个别镇街沾沾自喜、麻痹大意,导致思想重视不足,扶贫工作问题出现反弹。为此,市级成立专业“小分队”,不分节假日,由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四不两直”直插村户,发现问题班子集体研究,只要符合“四种情形”之一就坚决挂牌。期间,市级顶住压力、不开口子,先后对镇街挂牌42个,一来二去,找人说情的没有了,各个镇街都动了起来,把精力都放在了改问题、抓提升上,彻底扭转了思想不重视、压力传导不到位的问题。
  示范镇街,不争先进就是落后。随着工作推进,镇街对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一直没有激发出来,全市扶贫工作到了一个瓶颈期。在关键节点,市级推出了脱贫攻坚示范镇街管理办法,对扶贫工作成效明显的镇街,市级授予荣誉称号,年度考核予以额外加分。一些工作基础好的镇街纷纷申报、获评成功,其他镇街也坐不住了,最终137个镇街全部申报。2020年,临朐县先后代表市里迎接了4次省级明查、暗访,均没有发现问题。期间,省级暗访组曾在柳山镇连续查了4天半,随机抽查了11个村、207户贫困户,一户也没发现问题。前期柳山镇工作基础薄弱,市里当机立断挂了黄牌,后期工作提升大,又被评为了示范镇街,扶贫工作取得了质的提升。
  “敢于争先”是灵魂,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争就争第一,干就干最好”。市扶贫办高度重视思想作风建设,全体扶贫干部拼干劲、比担当、争先进,凭借能征善战、能拼敢上的过硬作风,全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时刻保持“争第一”的意识。敢想才有机会、敢干才能成功,去年的目标就是争第一。全体扶贫干部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遇到问题不回避,碰到困难敢担当,以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的魄力,奋勇争先、扎实工作,用辛勤和汗水换来了脱贫质量的显著提升。2020年,我市探索创新的“五小工作法”“五个融入”等经验做法,省委主要领导先后作出批示,获副省级以上领导批示15次,是脱贫攻坚以来领导批示分量最重、次数最多的一年;农民日报、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迎来了社会舆论关注的最高潮。2月25日,党中央召开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我市昌乐县红河镇代表山东站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上,接受了党中央领导授予的奖牌。
  时刻保持廉洁自律良好形象。脱贫攻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工作中,市扶贫办始终把作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逢会必讲纪律和作风问题,围绕思想作风整顿暨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召开推进会议9次,主要负责同志讲专题党课2次;组织到寿光市牛头镇党性教育基地学习,列出28条具体问题清单,每名干部都对照反省、红脸出汗,切实树牢底线意识、红线思维;大力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对问题线索重拳出击、严查快办,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实干笃定前行,汗水浇灌收获。这支扎根泥土地、心怀赤子情的铁军队伍,将满腔热血与激情尽情挥洒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将继续步履高昂、铿锵行进,紧紧围绕市委“一一二三四五”基本工作思路,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为高品质城市建设再立新功!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