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书为媒”助力乡村振兴 |
——我市开展“强镇筑基”行动推进乡村教育发展 |
|
□潍报全媒体记者 马林峰 张春梅 4月23日,在第26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在临朐县海尔希望小学,由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党工委指导、北京华樾慈善基金会组织的一场图书捐赠仪式,点燃了山区教育事业的希望之火。活动中,该基金会向我市乡村学校捐赠图书金额达200万元,加快乡村学校图书更新。并出资40万元资助贫困老师和贫困学生,用于改善生活和学习条件。 乡村振兴,既要塑型,更要铸魂。我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教育“强镇筑基”行动,深化探索乡村青少年阅读工程,以更高质量的乡村教育,精准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及乡村教育发展重要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大对乡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政策支持、队伍建设等力度,乡村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乡村美丽校园建设全力推进。“十三五”期间,全市投入32.57亿元,新建改扩建乡村学校171所,新增学位86544个,新增校舍建筑面积119.9万平方米。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全面改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三大工程”相继实施,2020年投入2.2亿元,完成120处学校“四改行动”,办学条件全面提升。 乡村办学体制改革创新推进。深化“一校长多校区”改革,组建“城区学校+乡村学校”“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等模式的“一校长多校区”70个,惠及208所学校、25.6万名学生。统筹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共1.3万名教师、14.2万名学生受益。建立市县教研员联系包靠农村学校制度。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实施“农村小学校校新进一名英语教师计划”“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师引进计划”“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师补充计划”,实现校校全覆盖。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2020年教师城乡交流1224人,推动城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健全乡村教师激励机制,搭建乡村青年教师成长平台。建立乡村优秀教师定期表彰制度,实施乡村教师安居工程,全市已投资2.56亿元建设镇街教师周转宿舍3507套(间),安置乡村教师7760人。 乡村教育内涵建设成效卓著。制定乡村温馨校园创建规划,驱动乡村学校落实规划布局优化、办学条件优良、教师素质优秀、校园环境优美、教育水平优质的“五优”。深入实施教育“强镇筑基”行动,提高驻地学校教育质量,辐射带动乡村教育水平整体提升。遴选昌邑市北孟镇、安丘市大盛镇等4个市级试点镇,昌乐县红河镇、临朐县蒋峪镇等4个乡镇入选全省首批“强镇筑基”试点镇,“一镇一策”重点突破,推动乡村教育全面发展。 乡村书香校园建设全面推进。我市自2001年起,相继实施“朝阳读书”“主题学习”等系列读书工程,联合开展《中国语文教育蓝皮书》阅读能力板块的研究项目,先后评选表彰160余所“图书使用示范校”、60所阅读示范学校和20所阅读工程示范校;连续10年开展书香少年评选,10000余名中小学生获评中小学“读书之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