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潍报全媒体记者 何赛 通讯员 陈海涛)近日,滨海一中党支部大力开展学习党史教育活动,通过严格落实《滨海一中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打造精准资助体系、创新服务清单、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不断提升学校的服务水平,全力开创教育惠民服务新局面。 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制度,提升党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建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党史学习教育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并建立了学习党史监督机制。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党支部书记讲党史、党员教师“读原著、学原文、悟思想”、学党史心得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了学习党史要与时俱进,身体力行,增强本领,做好本职工作,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 打造精准资助体系,实现资助育人目标。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学生资助工作文件精神,建立了以“制度育人”为保障,以“精准资助”为目标,以“资助育人”为导向,以“励志感恩教育”为措施的全方位育人体系,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学校通过宣传栏等进行宣传,确保家长、学生、老师人人知晓。建立资助制度,成立三级评审小组,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同时,重点组织开展了“送感谢贺卡”等系列教育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感恩之心与主动成才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了资助育人。 创新服务清单,提升服务质量,扎实开展教育惠民服务工作。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学党史强师德,提升服务意识”为抓手,以“创新服务清单,开展特色服务项目”为切入点,以“解决家长、学生实际困难”为落脚点的教育惠民工作机制,大力改进学校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做好教育惠民工作。按照“一次办好”标准和要求,将惠民服务工作与学籍办理、家校合育等业务开展有机结合,提供“一站式”“零跑腿”服务,为广大师生、家长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扎实推进惠民服务工作。 实施“三聚焦”工作机制,让课后延时服务有温度。学校结合学生、家长、师资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滨海一中课后延时服务实施方案》,提升服务能力,并通过落实绩效量化机制,提升教师服务积极性与服务水平。打破原有的年级、班级界限,让课后延时服务更加聚焦家长需求。同时,学校还全面整合了校内校外两种资源,打造了作业辅导、硬笔书法、古筝等多个聚焦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挖掘学生潜能,助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