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潍报全媒体记者 韩镇 窦圆娜)根据全市重点工作突破暨服务企业发展动员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保企业用工、稳就业局势作用,4月19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潍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企业用工保障服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建立服务清单、实施助企计划、健全保障机制等专项行动,有效缓解当前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建立三个清单,缓解企业“招工难”。主要包括建立缺工企业清单、人力资源供给清单、用工服务专员清单。 建立缺工企业清单,通过服务企业专员、“潍企通”平台、主动上门现场走访调研和集中座谈等多种渠道,全面摸排辖区内企业人才用工需求,全面掌握辖区企业缺工情况,深入了解企业缺工原因,摸清企业人才用工招聘计划,建立工作台账,同步建立企业用工清单,做到企业缺工规模、缺工类型、技能要求、薪资水平“四清”,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人才用工问题。 建立人力资源供给清单,各县市区(开发区)人社部门要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摸排登记,加强与当地教育部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资源共享,了解劳动者求职、失业人员登记等信息,动态掌握本地人力资源现状,建立本地区人力资源供给清单,并及时与缺工企业清单匹配。 建立用工服务专员清单,落实市委、市政府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全市人社部门服务企业专员同时作为企业用工服务专员,要主动深入企业帮助解决问题,做好缺工企业和企业通过“潍企通”平台提报及各级服务企业发展办公室转办的人才用工问题协调解决。在解决好对接服务企业的同时要针对缺工企业情况,按照清单要求,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完善用工服务保障机制,做到一企一策、快速响应,一对一解决企业缺工问题。 实施六大助企计划,百天百场以上招聘会。主要包括实施“招聘扩容计划”“机构助企计划”“技工院校顶岗实习计划”“跨省劳务协作计划”“职业技能提升接力计划”“共享用工促进计划”等。 实施“招聘扩容计划”,利用100天时间,分地区、分行业、分专业、分工种,策划举办100场以上招聘会,帮助至少1000家重点缺工企业解决急需用工。每个县市区(开发区)组织招聘活动不少于10场,对接服务企业100家以上。充分发挥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加大线上招聘力度。充分依托各级各类招聘网站以及公益短信、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手机 APP、短视频等各类线上求职招聘平台,动态发布岗位信息,为各类用人单位和城乡劳动者搭建网上对接平台。围绕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和重点企业招才引智需求,开展驻潍高校毕业生留潍、潍坊生源高校毕业生回潍、优秀高校毕业生来潍“三潍”行动,制定好“点对点”“厂到校”等招聘方案,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招聘活动。持续打造“才聚鸢都”人才招引品牌。 同时,建立工作台账,落实企业招聘用工实名制,定期跟踪汇总签订合同数、就业登记数、缴纳社保数、解决空岗数等情况,确保活动效果。 实施“机构助企计划”,每个县市区(开发区)组织5家以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接10家以上缺工规模较大的重点骨干企业、重大项目等,提供用工招聘、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服务,多渠道帮助企业解决缺工问题。 实施“技工院校顶岗实习计划”,把技工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与帮助重点企业解决用工缺口结合起来,积极联系市内外技工院校与本地企业对接,推动学生实习专业和企业用工岗位精准匹配,搭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对接机制,提高实习人员与企业需求岗位匹配度,助力企业发展。 实施“跨省劳务协作计划”,加强与劳务输出大市、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开展劳务协作,开发一批劳务合作基地,设立一批省外招工服务站,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开展驻点招工,更大规模引进省外优质劳动力资源。加强与重庆市开州区、云南省德宏州的劳务合作,通过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发布招聘信息,开展驻点招工,更大规模引进当地优质劳动力资源来潍就业。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接力计划”,根据企业技能要求,开展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短期培训,大规模培养企业急需技能人才。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活动,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质量。加快开展产教融合型学徒制培训,提高企业新录用职工和转岗职工的技能水平。深入推进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继续做好“金蓝领”“青年技师素质提升计划”“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培训项目,着力加强我市高技能人才梯队建设。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全面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加快企业在职职工培训进度,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落实好新吸纳就业以工代训政策,推动我市企业岗位稳定、促进职工就业稳定。 实施“共享用工促进计划”,支持企业开展共享用工,开展用工余缺调剂合作。加强共享用工指导服务,积极搭建共享用工服务平台,及时汇集发布企业缺工和劳动力富余信息,按需组织专场对接,保障劳动者在共享用工期间的合法权益。 健全三项保障机制,提高员工工作幸福感。主要包括健全人力资源市场机制、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用工环境提升机制等。 健全人力资源市场机制,实施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支撑计划,鼓励引导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用工指导、员工招聘、技能培训、人才引进等服务。深化“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构建人力资源信息库和需求库,搭建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息对接平台,实现供求信息无缝衔接、精准匹配。探索建立招工补贴机制,增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企业输送劳动力的积极性。 健全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技工教育联盟作用,打造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全链条培养的技工教育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技能人才培养服务。指导技工院校全方位参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各类培训,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联合企业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扩大技能人才培养规模。 健全用工环境提升机制,引导企业转变“重招聘轻培养”“重产品轻员工”“重效益轻保障”的做法,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企业薪酬调查分析,指导企业优化人力资源服务,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和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形成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用一流薪酬吸引员工、留住员工。督促指导企业改善工作、就餐、住宿、文化娱乐等条件,提高福利保障水平,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探索开展“诚信雇主”培育活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用工形象。协调解决员工在子女教育、住房、卫生、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提高在企业工作幸福感。 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人社系统将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工作部署,强化“服务企业就是抓发展”理念,把解决企业缺工问题作为落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办实事的实际行动,作为人社部门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切入点,集全系统之力,打好保障服务企业用工攻坚战,全力搭平台、提技能、强服务、促匹配、优环境,努力缓解企业缺工问题,助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