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李国强
别号个瓢,瓢翁,半坡居士,山东潍坊人,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潍坊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坊子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中国画创作培训中心副主任,北京香堂雅集国展创作班主讲导师,齐鲁书画院艺术顾问。
2004年出版《当代花鸟名家李国强》,2008年出版《中国当代山水画名家李国强》,2012年出版《个瓢画集》,2014年出版《水墨清华·李国强山水画作品集》,2016年出版《李国强画集》,2017年出版《李国强画集》。
自1998年至2015年,先后入山东省美协培训中心、国家画院、清华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进修学习。先后师从刘怀勇、张志民、程振国、张复兴、刘立勇等全国著名画家。
2012年至2015年,任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刘怀勇工作室助理导师,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个展、联展,各种展会百余次。在全国各种报刊、杂志、美术出版物等发表作品不计其数。
自2010年至今,在国家画院及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大展中获奖入选近百次。其中2015年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大展中获奖四次、入选十二次。会员积分二十四分。 |
|
|
▲《十笏园写生》 |
|
|
▲《溪山问道》 |
|
|
▲《家山祥云起》 |
|
|
▲《皖山新雨》 |
|
|
▲《白云识山道》 |
|
|
▼《沂山玉皇顶造像》 |
|
|
▼《云水两望》 |
|

|
|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激活了文化艺术的向前推进,由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自尊以及人们自觉性使然,当前涌现出众多有志于艺术的群体,在不同地域和各异的环境中,默默地肩负着自身的责任。这众多群体的形成,组成了文化艺术大环境下总体蓬勃发展的大趋势。 画友李国强自幼时便钟情于中国画艺术,他出生于山东潍坊,十四五岁时拜师王明富先生门下学习花鸟画。王先生是当地颇有影响的画家。稍长走出山东来到北京,于2010年至2011年报考了国家画院“张志民山水研习班”学习。2012年至2014年于宋庄刘怀勇绘画班任助教。“乡堂雅集”是由在京画家刘立勇倡导下,美术界志同道合的9名挚友组成的创作组合,大家从中切磋技艺,相互促进,数年来诸人均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国强在这期间先后入选全国性展览12次,获奖4次,足可证明这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强的山水画始终遵循以延续并发展传统为模式,通过“师造化”对大自然中形态各异的造型做了深入理解,并通过自身的认识把握中国山水画图式的转换过程。艺术的审美取向永远不可偏离当代大环境的审美理念所形成的标准,传统的、近现代的、当代的历史阶段的延革,要形成一则完整的发展链条。只有这样,摒弃不良思潮的干扰,方可促使自己不偏离正统的轨道而前行。 在每一位画家的发展历程中,必须分阶段地总结、检验、反思自己所走过的路径以及所留下的痕迹。同时也不可放弃社会、美术界同仁对自己所取得成绩的评定,或者是正面的,或许是不足的,从中倾听更多有益的建议。出版画集本是最为直观地展示自己现阶段所取得成绩的方式方法,借此理清并制定出下一阶段继续努力的方向,做出更加充分的准备。在画集即将付梓之际,首先要表示祝贺。奉国强画友之邀,赘言数句,其目的是在鼓励他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鞭策。艺术人生的道路,是在永不停歇中不急不缓地前行,永远在攫取富于创新的知识,在不断地充实自己、肯定自己、否定自己的良性循环中行进,最终取得“人书俱老”的成绩。只有“凌绝顶”方可“一览众山小”。 程振国 (作者系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