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党建引领 创新教育形式 |
安丘让党史教育润泽青少年心田 |
|
|
本报讯 (潍报全媒体记者 王玉芳 通讯员 田杰 牛海青 孙惠泽)日前,安丘市城北小学的少先队员来到兴安街道曹家楼村曹星海烈士故居,开展“红色教育在身边寻访打卡”活动,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曹星海烈士敬献花篮,认真聆听事迹报告。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重现了曹星海烈士爱党爱国、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曹星海烈士故居是安丘市确定的15处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之一。据统计,该市前往基地参观学习并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已达410余批2.6万多人次。 推进“三融合”,突出党建引领。组织体制融合。该市创新离退休干部党建格局,14个镇街区和11个市直大系统均以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为依托调整设置关工委,老干部党组织书记兼任关工委主任或常务副主任达100%。队伍建设融合。各级老干部党组织精选600名老干部作为五老志愿者骨干,做好教育培训、关心爱护等工作,正确引导老干部积极参与关爱下一代活动。工作内容融合。持续开展“五老干部进校园”活动,已授课171场。到37处“四点半学校”课外辅导380课次,以“法治校长”身份授课210余场,77名老党员还担任了城区41家网吧的义务监督员。 突出“三精准”,铸造红色教育基地。精准调研挖掘。对前几年市内建设的40多处党建示范点、“两史”教育基地、红色纪念园地等进行筛选确认,确定15处红色基地。精准规划建设。会同组织、民政、教体等部门,对确定的红色基地进行科学设计、规范修缮,精心充实打造“红色元素”。对青云山革命烈士陵园、曹星海烈士故居和西古庙村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15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进行改建和完善。其中,留山“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馆”被命名为“潍坊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精准配套使用。市里协调指导红色教育基地完善硬件设施、配备,合理配置与教育培训密切相关的学习观摩资料。 践行“五创新”,促进红色基因传承。创新红色文化。该市95处学校通过构建校园红色楼道、走廊、壁墙,设置红色宣传栏、雕塑、画像等,广泛进行红色文化渲染,打造“红色德育校园”。创新红旗课程。将红色诗词、歌曲、故事、名言、民谣等编成《红色诗词伴我行》等20项主题校本课程。创新红心课堂。坚持以“讲地方党史、讲红色故事、讲家乡巨变”为重点,编写《光辉的安丘党史》等11个红色乡土教材。创新红色德育。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细化为12个主题,开展“革命英雄在我心中”“争做小小追梦人”等活动40余个。创新红色载体。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润之旅”研学、“阅读红色书籍”、“聆听红色故事”、举办革命传统教育文艺汇演等活动,让红色德育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