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史鉴今,方能行稳致远。长征途中,有3位红军女战士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看到老人生活穷苦,就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半条送给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市委书记田庆盈在潍坊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密切同群众的联系,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扎实实为民谋利、为民尽责、为民造福。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顾党史、学习党史,就是要从“半条被子”的故事中获得启迪、用其精神滋养初心,做到始终同人民群众在一起,同甘苦、共奋斗,凝聚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的强大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为民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与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连,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历经千难万险而初心如磐,付出巨大牺牲而矢志不移,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劳苦大众谋解放,嘉兴南湖的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起点。革命战争年代,它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意识,是“朱德的扁担”上的同甘同苦,是“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到战场上”的沂蒙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它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伟大抗疫精神,是“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脱贫攻坚精神。这些精神串起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史,孕育了百年党史的红色基因谱系。潍坊是红色资源大市,有“小延安”之称的昌邑龙池,有潍县战役党性教育基地、寿光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陈列馆、潍坊市革命烈士陵园等,我们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以生动鲜活的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滋养初心、筑牢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强化公仆意识,厚植为民情怀。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延安时期朱德过60岁生日时,董必武曾写下贺诗,称赞朱老总“甘为民仆耻为官”,朱德回复道“只见公仆不见官”,这是我们党的干部与民一体、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从革命战争年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今天和平建设时期的“以人民为中心”,100年栉风沐雨,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学党史不能是为了学而学,而是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强化公仆意识,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市委书记田庆盈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着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持续推进教育惠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医养健康保障,大力推进文旅融合,继续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一枝一叶总关情”,随着越来越多惠民利民好政策的落地实施,我们潍坊人民的生活品质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以担当作为、踏实肯干的为民情怀和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点赞和认可。“夫民者,万事之本也”,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史学习中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涵养为民情怀,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特别是做好政务热线办理、服务企业发展、安全环保稳定等工作,真正让群众、让企业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汲取党史经验,淬炼为民能力。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革命战士张思德身先士卒阐释“为人民服务”的真谛,草鞋书记杨善洲用一生践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用实际行动铸就“心中装着百姓,一切为了人民”的公仆精神。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今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始于让党员干部受洗礼、有提升,终于让群众受教育、得实惠。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要落实好市委提出的“一一二三四五”基本工作思路,抓好十大重点任务,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善于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提升洞察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要有宽肩膀大胸怀,敢担当善作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勇于打破惯性思维,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用心干,别用心眼干”,深学、明辨、笃用,把学党史最终落到解决实际问题、落到为民服务上来。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尤其是多到条件差、困难多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主动扑下身子、走进群众院子、融入群众圈子,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听民声、化民怨、解民难。 (作者单位:潍城区委党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