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多元化解实现“源头治理”
办实事惠民生
临朐交警全力创建服务品牌
潍州路街道精准发力服务企业发展
“五清强基”看田柳
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务实为民的“第一书记”
做好“引育用”文章培育“人才工程”
中南·林清月临售中心开放仪式举行
2021年05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昌邑经济开发区
做好“引育用”文章培育“人才工程”



  本报讯 (潍报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 通讯员 魏全晋 魏晓晴)今年以来,昌邑经济开发区纵深推进“人才强区”战略,确定了由政策优惠向环境优化转型、由招引项目为主向招引平台为主转型的策略,力争通过引进项目、人才为跳板,打造衍生出新产业,营造一片新生态。
  “一事一议”引进顶尖高端人才,开展“潍水英才”培育计划,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资金扶持,定期组织推选首席技师、乡村之星、金融之星,推广实施“人才贷”“人才投”“人才保”项目,落实人才安居政策……一项项举措,让昌邑经济开发区人才引进培养热潮奔涌,人才集聚效应日益突出,人才工程加快推进。
  引——构建人才生态圈。成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引进厦门大学郑兰荪院士人才团队,共建厦门大学(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成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厦门大学是全国最好的醇醚酯实验基地,引进郑兰荪院士高层次人才团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有力推动经济开发区人才工程蓬勃发展。采取校企融合、项目联合等方式吸引人才,贯彻落实昌邑市“四个黄金十条”,真金白银给予补贴奖励,稳定企业信心,让人才倍感温暖。
  育——厚植产业人才链。昌邑经济开发区抓好育才的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实施“潍水英才”培育计划,强势招揽培育人才。围绕“新医药”“新材料”“绿色石化”等优势产业,集聚关联企业100多家,成功推动区内优质企业与中国石油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培育产业工人4000多人,实现了产才精准对接、双向集聚。此外,为尽快适应转型升级发展、人才竞争、疫情影响,昌邑经济开发区不断提升人才培育服务能力,通过政府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引进人才推送和宣传,做到“管理不缺位、服务不间断”。
  用——双驱共推人才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在“用”。昌邑经济开发区广辟渠道,强化聚才“磁场”,从能力素质成长链上探索新路子,对高技能人才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和“校企职业化教育合作”特色项目,把“用”和“学”紧密绑定、有机融合,用一线需求来催化专业。同时,用活用好人才。建立园区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动态管理工作微信群,实时跟踪重点项目的人才需求招聘信息,每季度人才需求信息更新一次,全年共征集岗位需求2000人次。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