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诉求”化解一片矛盾 |
——新城街道学党史办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
|
□潍报全媒体记者 王聪聪 通讯员 刘明明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高新区新城街道党员干部始终坚持“群众之事无小事,立足‘小事’讲担当”的工作理念,从“心动”到“行动”,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近期,新邻里社区接到艺景嘉园小区居民反映:“与小区一墙之隔的停车棚内堆放了很多垃圾,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小区里弥漫着一股垃圾臭味,每天清晨都有车辆来清运垃圾,噪音扰民……” 了解到这一问题,社区迅速行动。网格员孙满意立即赶到现场勘查,详细了解居民诉求,经过查看发现小区旁边的车棚内堆放着40多个垃圾桶。“随着附近餐饮店增多,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但商业街上又没有地方放垃圾桶,就只能先统一放在停车棚里。”上东国际物业工作人员尹凯无奈地说。 群众闹心的事,就是治理发力点,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做到垃圾随产随清。协调会上,新邻里社区党委书记于聪围绕“垃圾不落地”这个想法,与物业多次协商后,最终决定引入流动垃圾车,并对商圈所有商户下发“上东南北巷商户告知书”,明确商户应遵守的各项制度及处罚措施。 流动垃圾车投入使用后,会有专人每天在上东南北巷不定时、巡回收取垃圾,经过前期的宣传动员,商户们也都非常配合地将垃圾集中投放到收集车内进行统一处理,全程实现了“垃圾不落地”,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垃圾异味、噪音等问题。 “居民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问题,本质上是对商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解决这几个问题,必须举一反三进行管理。”于聪说。 上东巷属于谷德商圈,有大大小小餐饮店80余家,一天中客流量最高峰在3000人次左右,因此,商圈管理成为大课题。针对居民关注的油烟污染、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街道将抓好谷德商圈周边治理作为重要工作,主要负责人一线督导,坚持难点问题创新思路“吹哨”办,组织市场监管、城管中心、物业等多个单位共同发力,起草制定《上东新邻里商圈管理办法》,持续规范卫生清洁、车辆摆放、摊位摆放等事宜。 推行联席会议制度,街道定期联合区城管中心、市场监管所、城管中队、物业等部门,共同推进难点问题处置;约谈外卖餐车运营企业负责人,规范商业街送货车辆、外卖车辆、非机动车停放;网格员每天至少4次巡查,组织物业每周定期冲刷商圈地面;联合“双报到”单位潍坊学院志愿者每周开展2次志愿服务,清理商业街卫生死角。 上东巷问题的解决是街道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缩影。下一步,街道还将继续做好餐车改造提升等工作,真正做到通过一个诉求,研究一类问题,化解一片矛盾,着力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