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暖心传党恩 文明实践颂党情 |
安丘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
|
|
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圆娜 通讯员 曾艳艳)安丘市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入实,聚焦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丰富党史学习内容,创新文明实践形式,持续开展“解忧暖心传党恩”等暖心行动,传递党对困难群众的关爱,宣讲党的民生政策,用行动温暖民心。 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传递党的亲情关爱。安丘市民政局组织该市民政系统党员干部对14个镇街区的特殊困难群众开展走访慰问。用心倾听,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用眼观察,通过摸排,将符合条件的未纳入民政社会救助保障范围的易致贫返贫人口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因疫情、自然灾害、重大疾病或者因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人员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亲口解读,宣传社会救助政策,以民生难题有效解决赢得基层群众信任,传递党的亲情关爱。 健全民生保障体系,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高民生保障标准,在去年2次提标基础上,今年将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民生保障标准再提高10%。今年以来,为该市9756名城乡低保家庭、3669名特困人员、18307名重度残疾人、4658名困难残疾人、337名孤儿和困境儿童、3621名60至99周岁享受低保待遇的经济困难老年人、322户临时困难家庭发放民生保障资金5493万元。保持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为3012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居家照顾服务13万小时。集中开展“慈心一日捐”,截至6月4日,接收善款278.78万元,用“捐赠”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用“行善”提升社会生活温度。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振便民服务精气神。“下放”到位:将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4项社会救助审批权限全部下放至镇街区承接落实。“管理”高效:搭建起市、镇、村衔接互通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实现社会救助办理“掌上办”“码上办”。“服务”精准:采取“撤并结合”的方式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推进“安丘市阳光康养中心项目”。完成13处镇街敬老院优化整合撤并,设立6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规划形成“主中心”辐射、“次中心”兜底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