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党旗飘飘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致敬先锋
 
标题导航
红色引领 绿色振兴 绘就富美乡村
张氏街道“握指成拳”办好民生实事
黄旗堡街道多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党史宣讲全覆盖
2021年06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色引领 绿色振兴 绘就富美乡村
——前阙庄村谱写乡村振兴时代答卷



  在无区位优势、无资源条件、无集体积累的情况下,乡村振兴的路子如何才能越走越宽?在潍坊市经济开发区双杨街道前阙庄村,村级党组织肩负着时代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借力发展,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绿色振兴、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发展新路,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等多项荣誉称号。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聪聪
以产业兴旺为基础
激发发展新动能

  要想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产业兴旺是重点也是前提。前阙庄村党支部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绿色发展为关键,不懈探索,勇于创新,构建起以建设田园综合体为主体,以创新土地经营、村企联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要想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增收,就要做活‘土地文章’,一家一户零散经营成不了大气候,但是通过集约规模经营效益就出来了。”前阙庄村党支部书记于英智说。前期,前阙庄村通过实行“党支部+土地流转”,将全村土地全部流转出去,先后与20余家企业签订承包合同,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这样一来,村民不但有了土地租金收入,而且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此后,前阙庄村以“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创办了“潍坊市东篱乡村生态果蔬专业合作社”,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大力发展东篱品牌的农副产品,实现专销专供。此外,该村还通过实行“党支部+村企联建”模式,以办公场所及服务项目入股,与山东房建建设集团联合成立金昌置业有限公司,承揽建筑工程、棚户区改造等业务;实行“党支部+土地投资”,以部分集体建设用地入股,引进潍坊乾赐橡塑公司,签订保底分红合同,开启了村集体经济保底增收的新模式,带动了村庄发展和村民致富。
  为打造可持续的产业支撑,前阙庄村大力推动三产融合,打造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目前,核心区建设已初具雏形,智能温室一、二期已投入运营,三期已完成主体建设,四期已开工建设。2020年,该村与山东农主农业集团合作,创新研发“云上农业”管理平台,打造“农业+互联网+游戏+共享资源”的跨界融合智慧经济模式。通过虚拟游戏与实体农业的有机结合,促进多重效益有机叠加。在此基础上,依托东篱田园综合体项目,前阙庄村积极打造“中国农业公园”,成为全省首个获批的“中国农业公园”创建单位。目前,齐鲁·东篱健康产业园已完成主体建设、大圩河生态景观带已完工、研发加工车间、多功能音乐广场、旅游观光火车等10余个主题项目开工建设,有效激活了农旅融合新业态。
  在大力推进三产融合的同时,前阙庄村以激活村集体沉睡资产为突破口,推行集体资产资本化、股本运营集体化、农村产权金融化“三化”改革,探索农村产权金融化新模式。
  通过对集体资产核资定值、明晰产权、折股量化,前阙庄村实现了资产变股本、村民变股民,为集体资产整体入市奠定了基础。前阙庄村逐步建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经营机制、专业合作经营机制、公司化运营机制,并将土地经营权、智能温室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等村集体资产,分类打包注入公司,转化为公司资本,为后期开展资本运作提供了金融保障。同时,采取“一个平台、三个合作”模式,以银企合作、资本合作、项目合作,推动村集体资产转化为金融产品,极大地推动了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以红色文化为引领
培育乡风聚民心

  乡村振兴,文化是魂。前阙庄村始终注重以德治村、文化孕育,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发展合力,逐渐实现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到“文化育人”的转变。
  “革命战争年代的前阙庄村是著名的堡垒村,先后涌现出革命烈士于清书,中共十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张秀英等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是指引我们基层党组织不断前进的干事创业之魂。”前阙庄村党支部委员陈小俏介绍说。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前阙庄村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红色前阙展馆,使红色文化贯穿融入到日常管理中,开启了以文化凝聚力量、引领发展的全新管理模式。同时,前阙庄村将红色文化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打造红色文化特色鲜明、文化旅游主导、生态环境良好、特色产业聚集的红色文化生态村,实现生态让乡村更宜居,文化让乡村更和谐。
  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入手,前阙庄村筹资600余万元建成综合性村级文化大院,依托文化大院,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组织焰火晚会等文艺演出,先后组织开展潍坊市第一届、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等百余场文体活动;成立歌舞小剧团、舞狮队、秧歌队,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英俊少年”“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村民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讲文明、比贡献、享幸福的新风尚蔚然成风。
以生态宜居为目标
建设幸福新家园

  “干部要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打造和谐的干群关系,才能为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同心协力为村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于英智说。新一届村“两委”上任后,从班子队伍建设和村庄规范管理入手,先后建立推行了民主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矛盾调解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大大增强了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
  2004年,针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卫生、道路、用水等问题,村“两委”一班人带领全体村民齐上阵,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了环境综合整治、自来水改造、“户户通”工程等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实现“村民变市民”的目标,2009年,前阙庄村抢抓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全区率先完成旧村改造,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完工、当年入住,村民们当年就住上了窗明几净、通透敞亮的楼房。“旧村改造以后,我们告别了之前的土房子、土路,真正实现了旧貌换新颜,村民们住上了楼房甚至别墅,现在村民人均有60平方米左右的楼房,多数有两套以上的房子,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村党支部委员于海成说。
  在此基础上,前阙庄村按照“城市标准、一步到位”的原则,建成了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可容纳1600户居民的新型农村社区。在完成村民安置的同时,村里又先后配套建设了文化大院、社区服务中心、潍坊市第六人民医院前阙分院、前阙公交车站、幼儿园等,中百超市、银行网点,水电、暖气、天然气同步进村入户,2020年,村庄又投资2000余万元为村内加装电梯35部,村民的生活方式实现了彻底转变,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大提升。村“两委”把件件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赢得了民心、聚集了民力,为前阙庄村振兴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前阙庄村之所以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关键是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抓班子、夯基础,抓产业、强支撑,抓服务、促提升,实现了农村党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互促共进。”于英智说。如今的前阙庄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田园秀美、人心奋发,人均年收入4.8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达2000余万元。迎着乡村振兴的号角,这个充满魅力的乡村,正以热情开放、达观进取的赤子之心,迎接扑面而来的时代春风。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