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企业免费进行“法治体检” |
——我市“企业法律管家”实现精准服务 |
|
|
律师在进行法治体检。 |
|

|
|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树云 文/图 对有的企业来说,法律服务是被“束之高阁”的。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在一些企业家眼中,只有“惹上”了诉讼才用得着律师。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无知无畏式的粗放型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因决策不当留下法律隐患的案例比比皆是,也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如何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同时规避法律风险,成了企业家们必不可少的话题。7月5日,记者从潍坊市司法局、潍坊市律师协会了解到,我市建立和推行“企业法律管家”机制,组织了全市200余家律师事务所深入全市两万余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大力营造优化法治营商氛围,免费为全市企业提供专业、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送法上门,“企业法律管家”实现精准服务 企业管理不规范、劳资矛盾较为突出、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是企业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潍坊市司法局、潍坊市律师协会深入开展“企业法律管家”专项活动,为企业精准“把脉、问诊、开方”。跟以往的法律服务不同,“企业法律管家”做到了送法上门、精准服务,对企业逐个“体检”,查找具体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让法治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7月5日,在我市城区某房地产公司人事科办公室内,山东联邦律师事务所的郝光全律师来为该公司进行免费的“法治体检”。他先不忙着翻看台账资料,而是和该企业员工拉起了“家常”。看似一个个不经意的问题,却把该公司在人事招聘方面的情况摸了个透。“从整个检查过程来看,该房地产公司在人员管理、合同制定等方面,基本都是规范的。”郝光全对该公司人事工作给予“健康认定”。在与老员工深入座谈后,郝光全又跟新员工进行了深入交流。很快,他发现该公司在聘用物业人员时,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不为年纪稍大的职工缴纳社会保险。 面对该公司的违法行为,郝光全及时向公司管理层反映,了解到企业认为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签订试用期合同,可以规避双方的劳动关系,而且还可以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针对企业的错误认识,郝光全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及隐患向该企业管理层解释,称企业在劳动者入职一个月内必须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企业面临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的惩罚性赔偿。为此,郝光全为企业提出了书面法律整改意见。该企业也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承诺当月立即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法治体检”并非个例,而是面向全市企业的一次“大体检”。山东国宗律师事务所的陈爱宝律师作为“法律管家”,在为昌乐县某制造企业上门法治体检的时候发现了同样的情况。该企业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认为自己所雇佣工人都是附近村民,全公司无一人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劳动保险,且前几年还发生过工伤。在陈爱宝的建议下,企业了解到一旦对方将自己告上法庭,必然承担巨额的赔偿,如果缴纳保险,国家则会为工伤员工提供一次性伤残补助。 “企业治理往往要控制风险,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无论是战略还是财务风险,其实最终都将以法律风险的形式爆发出来。因此,事先排查最好的方式就是‘法治体检’。”陈爱宝说,有的企业自创业以来,管理层既没有主动学习法律知识,也没有聘请法律顾问,但企业发展一直很稳定,照样挣钱。只因为他们还没遇上真正的风险,遇到了肯定是“船毁人亡”。 消弥风险,帮助企业做到经营发展行稳致远 企业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法律漏洞。企业风控管理不到位,任何一环出了问题,都可能成为压倒企业的一根稻草。甚至一些企业家,作了违规甚至违法的决策却不知,结果锒铛入狱。“企业法律管家”提供的法治体检,不仅提供了免费公益法律服务,更是消除了风险,帮助企业提升守法经营意识、行稳致远的有利契机。 寿光某企业老板王某生意蒸蒸日上,可他将个人财产与企业资产混同,并用个人账户收取企业往来经营款。山东玉帛律师事务所的黄佳佳律师了解情况后提醒,王某可能面临刑事、民事双重法律责任。一旦他收取企业往来经营款的行为被曝光在司法机关面前,如果法院发出司法建议书,或是有人到税务机关举报,那么对方将面临偷逃税的刑事责任,同时企业也面临债务偿还将由股东个人家庭承担连带责任的严重后果。 “企业决策层对法律服务应该重视,本次法治体检活动让我们企业受益匪浅。”王某表示,此次“法治体检”通过开展送法上门服务,帮助企业梳理、整改内部管理制度、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等与法律法规条款不符合的问题,消除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隐患,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找出了企业的法律风险所在,找到了企业法律隐患的核心问题,进而为企业打造了一道坚固的法律防护屏障,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不止如此,很多企业习惯成立个人有限公司,这在企业发展初期看不出问题,一旦企业发展壮大,后期隐患很大。”山东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的刘世伟律师说,他在法治体检中发现,不少企业家爱企如子,一旦企业缺钱,则毫不犹豫地将家庭财产奉献给企业,为企业增资输血。 按照这种方式,企业不得已清算终止时,已经投入进去的家庭财产悉数败光。这对企业主的家庭来说,不异于重大打击,甚至影响企业家东山再起。为此,他建议有的企业成立二人股东以上有限公司,既可以增加公司抗风险能力,又能避免股东为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风险,让企业家个人资产不会被认为是企业的资产而被冻结、抵债或罚没,可以保证维持家庭正常的生活,或者成为东山再起的资本,促进潍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免费体检,向我市企业释放这一政策红利 为深入贯彻司法部、省司法厅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部署,切实加大服务企业工作力度,推动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根据《关于建立和推行“企业法律管家”机制的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我市开展了“企业法律管家”活动。 本次服务主体为在我市登记的全部律师事务所。服务对象为合法登记为企业性质、具有独立办公场所、能够正常生产经营且依法纳税、职工人数10人以上的市场主体。去除已有法律顾问的企业后,以属地为原则,全市通盘调剂分派。本次活动坚持“免费体检”的原则,以公益服务为主,律师围绕政策咨询、风险防范化解、权益保障、涉法涉诉信访、政策监督、行政决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对照《企业法治体检表》及时发现企业存在问题,完善有关法律预案,出具法律服务体检报告。企业和律师事务所可根据需求和实际,建立后续市场化有偿服务关系。 据了解,建立“企业法律管家”机制,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的重要举措。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将以辖区内律师事务所为单位,做好律师事务所和企业的分配对接,加强与本地服务企业发展办公室联系沟通,加强与服务企业专员机制的融合衔接,优化资源配置,最大程度为企业做好法律服务;各律师事务所充分动员,做到律师事务所全员参与,企业全面覆盖,形成合理高效的服务模式。同时要求律师注意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不得泄露企业信息。 全市律师主动承担起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的职责使命,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本次活动分批次进行,第一批次为奎文区、寿光市,服务工作于8月31日前完成。其余县市区为第二批次,服务工作于9月30日前完成。活动要求原则上每个律师事务所要安排本所律师到所服务企业至少当面对接一次,为企业进行一次全方位法治体检,形成一份企业法治体检报告,鼓励企业和律师事务所建立长期法律服务关系,切实提高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的意识和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