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风光足迹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风光足迹
 
标题导航
中共潍坊历史大事记选编
2021年07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共潍坊历史大事记选编



  (上接3版)4月,中央和省委定在昌潍专区寿光大家洼沿海建设羊口盐场,从各县抽调民工万人进场施工。
  5月28日,临朐县委、县人委从全县30个乡(镇)调集1.1万名民工动工修建冶源水库。大坝于9月全面竣工。
  5月,根据山东省委“50万以上人口县的县委设立书记处”的指示,地委确定潍坊市、潍县、安丘、胶南、诸城、益都、昌邑、胶县、寿光、高密、平度等11个县、市委设立书记处,并于18日公布了各县(市)委书记处组成人员。
  8月,经省人委批准,潍坊医士学校扩建为昌潍医学院,由昌潍专署主管。12月建立院党委。
  8月至12月,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的指示精神,地委于8月27日提出了成立人民公社的4条意见。9月7日,地委又印发《中共昌潍地委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规划》。此后,全区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展开,到年底,全区共建立人民公社212个,入社户数达1520683户,占全区总户数的99.68%,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10月1日起,根据省委指示,胶南、胶县划归青岛市;博山县划归淄博市;潍坊市与潍县合并成为潍坊市;益都与临淄合并成为益都县。
  10月,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峡山水库动工兴建,1960年9月基本完成。成为山东省最大的水库。
  11月1日至7日,昌潍专区首届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召开。
★1959年
  2月,地委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抽调6922名干部组成整社工作队,春节后在全区范围内全面铺开整顿和巩固人民公社工作。
  11月初起,全区55项大、中型水利工程和若干小型水利项目全面开工。
  12月,潍坊棉纺厂举行开工典礼。10日,潍坊棉纺厂举行开工典礼大会。该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建起的第一座现代化棉纺厂。
★1960年
  6月25日至7月2日7天时间,全区连降8场大雨,水利工程受到洪水严重威胁。各级领导干部带领全区65万名防汛大军,冒雨投入防汛抢险战斗。
  7月,昌潍师范专科学校建立,设中文、数学两个专业,学制两年,由省、地双重领导。9月建立校党委。
  8月,由于灾情严重,入秋之后,地委号召全区人民迅速掀起晚秋超产和生产救灾运动。到8月26日,全区共抽调地县机关干部11182人下乡,与群众同吃、同住,帮助群众抗灾度荒。
  11月,经中央批准,孙加诺于11月17日任中共昌潍地委书记处第一书记。
★1961年
  2月21日,按照省委决定,青岛市所辖的胶县、胶南两县划归昌潍专区。
★1962年
  1月,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自1月1日起,潍坊市和潍县分设。李惠民任中共潍坊市委书记,孙一民任中共潍县县委书记。潍县县委、县政府设在寒亭。
★1963年
  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周恩来等领导人也题了词。地委立即号召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12月,全区第一批64处公社的社教运动全面展开。全区共抽调3200多名干部参加了运动。
★1964年
  3月,为了适应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发展的需要,根据省委关于立即恢复专区、县(市)科委机构的指示精神,地委决定恢复专区科委机构。
  10月,山东省委通知,魏坚毅任昌潍地委书记。
  11月,根据省委指示,地委抽调地县社机关干部4300多人,由地委书记魏坚毅带领到海阳县参加省委组织的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1965年
  8月,地委“四清”办公室设立。
★1966年
  1月,地委、专署制定全区农业生产建设第三个五年规划(1966年—1970年)。
  6月12日,地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成立,魏坚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1967年
  2月,根据上级决定,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
★1968年
  2月14日,经省革委批准,昌潍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革委会委员共79人。
★1969年
  3月,昌邑5000名民兵赴鲁北参加根治海河工程。
  8月15日,经中共山东省革委核心领导小组批准,成立中共昌潍地革委核心领导小组。同年9月至10月,经上级研究批准,成立中共潍县、五莲、诸城、昌乐、高密、益都、安丘、临朐、寿光县革委核心领导小组。昌邑县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于12月成立。
★1970年
  昌潍地区益都铁厂于1968年8月兴建,至本年建成投产。该厂建有55万立方米主炉两座,初期设计能力为年产生铁5万吨。
★1971年
  1月,寿光县北部盐碱地区打成第一眼甜水井,解决了盐碱地区人畜吃水问题。
  3月4日至11日,中共昌潍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在潍坊召开。出席会议的党员代表共1238人。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昌潍地区第一届委员会和出席省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同年上半年,昌潍所属各县都先后召开了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县委。
★1972年
  10月,中共昌潍地委干部学校于6日改名为中共昌潍地委党校。
★1973年
  3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昌潍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于2月17日召开。3月,经地委批准,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昌潍地区第一届委员会。
  5月10日,昌潍地区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
  6月26日,昌潍地区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昌潍地区妇女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
★1974年
  8月28日,地委召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大会。1974年至1978年,潍坊市共有12395名知识青年下乡,分别安置在安丘、诸城、高密、益都、临朐、胶南6个县。
  8月7日到13日,昌潍地区连降大暴雨,雨量之大是有水文记载以来没有的。全区40座大、中型水库全部库满,内有25座溢洪。灾情发生后,地委书记魏坚毅,地委常委、6167部队师长张立德,军分区副政委苗长松,地委副书记李惠民连夜带人赶赴峡山水库和潍河大堤。地直机关抽调200多名干部,各县抽调16000多名干部分赴抗灾一线,组织了130多万人的防汛抢险队伍。驻昌潍地区的人民解放军也迅速投入抗灾斗争,参加抗灾抢险的指战员达7000多人,汽车200多辆,派出医疗队14个,医务人员246名;捐献衣物上万件,熟食20000多斤以及其他抢险救生物资。各县武装部和驻军首长,也都和各县委、县革委的领导同志一起参加抗洪抢险斗争。
★1975年
  9月,昌潍地区公社工业发展迅速,到9月中旬,全区公社工业已生产播种机2400台,铁木制中小农具77万件,维修各种动力机械16000多台次,机械化、半机械化农具21万多件,对支援“三秋”生产起了很大作用。
  11月11日,地委召开地直机关农业学大寨工作队下乡动员大会。会后,800名工作队员分别到平度、潍县、临朐3县农村开展工作。
  本年,昌潍地区虽然遭受了多种灾害的袭击,但仍然获得了农业大丰收。社员平均口粮416斤,比去年提高55斤。
★1976年
  1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在北京逝世。噩耗传来,全区人民无比悲痛,以各种方式深切悼念周恩来总理。
  1月,沂山电视转播台建成转播,它的建成解决了沂山周围百公里范围内调频广播和电视信号空白以及青岛、烟台两地区的微波中转问题。临朐县内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95%。
  6月,全区950万亩小麦,平均亩产330斤以上,总产量32亿斤左右,单产和总产均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75年有大幅度增长,全区一季度交售小麦10亿斤,比1975年夏季征购任务翻了一番,超过全年国家征购任务1亿斤,昌潍地区小麦获得大丰收。
  7月28日,唐山一带发生7.8级强烈地震。根据上级指示,昌潍地区立即派出由72人组成的医疗队赴唐山,抢救伤病员2.4万人次。
  9月9日下午4时,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收听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的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获悉毛泽东主席逝世,全区人民顿时沉浸在无限悲痛之中。18日,地、县、市都举行了追悼大会。这一天全区有600多万人参加追悼会,加上收听广播的群众共800多万人。
  11月23日至12月4日,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在潍坊召开,省、地市、县、社3000多人参加了会议。
  12月,国务院公布益都县为全国大寨县。
★1977年
  10月,遵照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部署,地委制定了《关于全区开展整党整风运动的规划意见》。决定这次整党整风运动从1977年11月开始,至1979年春耕大忙前结束,历时一年零四个月,先后分三批完成。
★1978年
  5月24日至30日,全区科学大会召开。
  7月,昌潍地区行政公署设立,自1978年7月10日起开始办公。昌潍地区革命委员会于1978年7月10日撤销。
  12月,全地区各级党委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反复学习和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各地都举办了党员、领导成员和理论骨干学习班。
★1979年
  6月30日,地委发出通知,决定恢复地、县(市)委人民武装委员会。
  7月,在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的第一年,全区760万亩小麦喜获丰收,单产和总产都比去年增长一成以上,创历史最高水平。
★1980年
  1月,临朐山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
  4月,经地委研究决定,潍坊、益都、高密、昌邑4县(市)恢复政协组织;寿光、平度、安丘、诸城和潍县新建政协组织;五莲、临朐、昌乐3县暂不建政协,有关党外人士在人代会做适当安排。
  本年,全区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从当地实际出发,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全区农业生产队总数为47230个,实行各种形式责任制的有46143个,占97.7%。
★1981年
  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昌潍地区易名潍坊地区。中共昌潍地委改称为中共潍坊地委,孙志瑗任地委书记。同月,地区直属党政机构、群众团体及军分区都相应更改名称。
★1982年
  5月13日,经中央批准,省委公布,王树芳任潍坊地委书记。
  9月14日,地委发出《关于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的通知》。
★1983年
  3月3日,经国家计委批准,山东寿光纯碱厂开工建设,以后改称为潍坊纯碱厂。
  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潍坊地区和潍县建制,潍坊市组建为地专级省辖市,以市带县,辖潍城、坊子、寒亭3区,益都、临朐、寿光、昌乐、安丘、昌邑、诸城、五莲、高密9县。平度县划归到青岛市。9月19日,省委、省政府决定撤销潍坊地区,组建地专级省辖潍坊市。
  9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在潍坊电子计算机厂问世。这套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印刷工业将由火与铅的时代过渡到计算机、激光时代,是继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以来汉字印刷技术的又一次革命。
  10月1日,省委决定,王树芳任中共潍坊市委书记。
  10月12日,市委决定,成立中共潍坊市人民政府党组。
  10月15日,潍坊市市级机关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在行署礼堂召开。
★1984年
  1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变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建立乡政权”的指示,全市1月份开展建立乡政权的工作,6月20日结束。全市共建乡186个,镇100个,街道办事处7个。
  2月9日至15日,政协潍坊市六届一次会议召开,出席委员351人,列席代表14人。
  2月10日至15日,潍坊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750人。
  3月14日开始,全市12个县(区)、293个乡(镇)陆续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并建立了10161个村民委员会、120个居民委员会。到6月29日,全市各县(区)、乡(镇)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4月1日,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11个国家和地区的风筝团体178名外宾参加了大会。风筝会的连续举办,开创了“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
  5月31日至6月3日,中共潍坊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664人。
  6月28日,市委作出关于办好《潍坊日报》的决定。中共潍坊市委机关报《潍坊日报》于7月1日正式创刊。
  8月8日,全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动员大会召开。
★1985年
  1月,潍坊市广播电台设立。
  12月24日至25日,潍坊市社会科学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正式成立潍坊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社联委员会。
★1986年
  1月28日至30日,全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文联第一届委员会。
  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县级)。
  4月1日,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第一届全国风筝邀请赛在潍城区举行。
  8月,经国务院同意,潍坊市等16个中等城市为全国第一批机构改革试点城市,为全国机构改革探索道路。
★1987年
  6月17日至20日,中共山东省代表会议在潍坊召开。
  6月21日,省委书记梁步庭到寿光县指导沿海滩涂开发工作。
  9月下旬,全国农村商品经济“大合唱”理论研讨会在诸城召开,诸城的经验得到与会专家、领导的高度评价。
★1988年
  3月,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于潮任中共潍坊市委书记。
  4月,为了贯彻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国务院正式决定,山东省沿海部分地区划为经济开放区范围。潍坊市的潍城、坊子、寒亭三区及诸城市、青州市、昌邑县、昌乐县、高密县、五莲县、寿光县、安丘县划入开放行列。
★1989年
  5月8日,潍坊北港正式投入使用。
  8月14日至18日,中共潍坊市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市政府礼堂召开。598名代表出席会议。
  8月31日至9月2日,市委、市政府在诸城市召开潍坊市贸工农一体化诸城现场会议。会议考察总结诸城市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验,集中研究了当前农村改革和发展商品经济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90年
  7月6日至9日,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在诸城召开全省农村工作座谈会。会议总结推广了诸城市组织实施贸工农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的经验,进一步研究了农村改革的新路子。
  7月11日至13日,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工作座谈会在寿光召开,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7月19日,济青公路潍坊段开工典礼在青州市高柳镇工地举行,潍坊段共146.4公里,占全线长度的46%。
  12月15日,潍坊发电厂破土动工。这是潍坊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最大的一项工程。该工程规划容量为120万千瓦。
★1991年
  1月18日,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对1990年粮食生产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潍坊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诸城、寒亭、寿光、潍城、坊子、临朐、昌乐、青州被表彰为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区)。
  6月22日至27日,全国基层外贸体制改革现场会在潍坊召开。
  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烈士纪念馆在诸城市奠基。1992年7月1日落成开馆。
  9月9日,山东省委决定,赵长风任中共潍坊市委书记。
★1992年
  4月8日,潍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4月11日,经省政府呈报国家教委批准,潍坊职业大学改建为潍坊高等专科学校。该校是潍坊市第一所以工科为主,兼顾实用性文科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
  4月18日,潍坊富华旅游娱乐中心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奠基。
  7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到诸城市考察工作。
  10月24日,市委召开市直党员干部大会,传达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12月,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
★1993年
  4月,中共山东省委决定,齐乃贵任中共潍坊市委书记。
  6月,诸城推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1992年10月,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诸城选择国有小型企业诸城市电机厂进行改革试点,标志着以股份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开始。从1993年5月开始,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诸城全面推开,到1994年7月,大面上改制基本结束。
  6月1日,国务院批准寿光撤县设市。
  6月,潍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成立。12月31日,省政府批准潍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2月18日,济青高速公路通车仪式在潍坊站举行。
★1994年
  3月5日,东风大街拓宽工程正式开工。
  3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安丘撤县设市。
  3月27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济南军区空军合作扩建潍坊机场签字仪式在潍坊交通委员会举行。
  4月26日,国家重点工程、全国最大的纯碱生产项目——山东潍坊纯碱厂通过国家正式验收。
  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高密撤县设市。同年6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昌邑撤县设市。
  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潍坊市奎文区(县级)。
  6月1日至5日,中共潍坊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在潍坊召开。
  8月8日,第一届潍坊鲁台经贸洽谈会在潍坊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举行。
  12月上旬,潍坊生物技术开发区被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为国家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区。
★1995年
  3月4日至5日,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工作会议在青州召开。
  4月6日,寿光市被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
  12月11日至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人民日报记者艾丰、潘承凡的关于潍坊农业产业化的三篇述评。
★1996年
  3月20日至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到潍坊对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国有小企业改革进行调查研究。
  6月2日,潍坊市市直23个单位的1136名机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向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过渡考试。
  8月18日至20日,全国山区综合开发扩大试点县工作会议在临朐召开。
  10月6日,全国农业产业化理论研讨会在诸城召开。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人和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科技专家教授共120多人参加了会议。
  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由100家法人企业共同参股组成的股份制企业——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庆典在鸢飞大酒店举行。
★1997年
  7月,国家科委命名表彰第二批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昌邑、坊子、奎文、寒亭、昌乐榜上有名,至此,本市12个县市区全部达到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标准。
  10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一行到临朐、昌乐考察工作。他指出,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12月15日,中共山东省委决定:任命曹学成为中共潍坊市委书记、常委、委员。
★1998年
  4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在《中共潍坊市委关于实施民心工程的意见》上作重要批示:“这是顺民心的好文件。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廉洁公正,爱民为民,倾听群众心声,关心人民疾苦,依靠和调动群众积极性,发展经济,推进社会进步,改善群众生活。潍坊形势很好,反映在干部群众情绪很好。这个文件如落实,一定会深得民心。”
  12月29日,国家“九五”能源发展重点建设项目500千伏潍坊变电站二期扩建工程正式竣工投运。
★1999年
  2月11日,我国最大的溴化物项目——潍坊中以溴化物合资项目合同签字仪式举行。
  3月29日至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在寿光进行了为期4天的蹲点调查,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4月1日,市委开会部署市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讲”教育工作。
  5月3日,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奠基。
  7月6日上午10时,潍莱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2000年
  4月20日至24日,2000年中国寿光蔬菜博览会在寿光市蔬菜批发市场开幕。
  6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山东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撰写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新探索》一文,对潍坊市实施“民心工程”的经验进行了报道。
★2001年
  1月1日,山东航空潍坊机场有限公司潍坊——北京首航仪式在潍坊机场民航停机坪举行。9点38分首航客机起飞升空。
  3月,应中央纪委、文化部的邀请,由潍坊市创作排演的以反腐倡廉为题材的大型现代吕剧《碧水长流》在全国政协礼堂作了汇报演出。
  4月19日,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和昌潍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并吸纳山东渤海进修学院有关教育资源组建的潍坊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5月17日,潍坊市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在渤海宾馆召开。
  10月25日至27日,全国农业产业化经验交流会在潍坊召开。
  11月20日,潍坊市社会主义学院成立揭牌仪式在市委党校举行。
★2002年
  1月5日,临朐县山旺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区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成为潍坊市第一个国家地质公园。
  4月5日,潍坊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
  4月16日,潍坊市政务大厅正式启动。
  7月14日,潍坊科技职业学院成立。
  9月12日,潍坊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5年12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定位省级开发区,定名“山东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11月18日,市委召开全市党员干部会议,传达党的十六大精神,研究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意见。
  12月15日,中共山东省委决定,任命张传林为中共潍坊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2003年
  2月12日至14日,中共潍坊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潍洲剧场举行。
  3月12日,潍坊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文件,改革潍坊中、小学人事制度,实行校长选聘制、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岗位结构工资制、工资总额动态包干制。      (下转5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