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风光足迹
 
标题导航
鲜艳“红马甲”处处正能量
广文街道用心用力为群众解难题
新城街道实事办好厚植“民生底色”
学史力行确保为民办实事见实效
“引”字发力 添续活力
安丘市加强在外人才联系助力高质量发展
青州市南阳河景区打造党史学习“打卡地”
寿光市教体局扎实推进“了凡”家风征文活动
仓南街社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样板
绷紧安全弦 全面除隐患
2021年07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字发力 添续活力
——高密市不断集聚高端人才强劲动能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
        通讯员 张国强
  “让别人‘卡脖子’真难受!这几年市场对超强防切割安全防护手套需求量特别大,我们想生产,但就是突破不了国外纤维技术封锁,想找个高人来带带,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山东星宇公司周星余现在提起这事,还是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找不到好人才,就掌握不了核心技术,永远受制于人!高密市人才工作小组在走访调研中听说了这事,积极了解企业需求,帮助对接引进了国际人才,开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研发生产,攻克关键技术难题10项,填补1项业内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600多万元。
  如何能让引进的人才适合高密产业发展需求?高密市在人才精准引进上下足了功夫。高密被誉为中国“纺织之乡”,年产坯布20亿米,对纤维的需求巨大。然而纺织产业大而不强,导致纤维技术落后,没有核心竞争力。
  “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市场对低端纺织品的需求量锐减,严重影响了本地纺织材料纤维的生产。”高密市纺织产业集群咨询指导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市场对低端纤维需求量减少,但是高端纤维的需求不降反升,这些从事化纤领域的传统企业生存压力非常大。
  现实迫切要求企业改变传统观念,必须引进高端人才,加快技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企业发展上不去,我们心里更着急!为此,市里专门成立了引才团队,策划举办“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峰会”等对接活动30多次,对标纤维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精准引进“两院”院士5名,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63名。高密市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相关负责人说,这些高端人才激活了纤维产业“一池春水”,研发的“零能耗智能降温纤维”“羟乙基纤维素醚”等产品,打破了国际垄断,5年内产值将实现1000亿级向2000亿级的跨越。
  近年来,高密市紧紧围绕“构建人才聚集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工作目标,着眼产业发展未来,聚焦产业升级需求,建立87个重点项目库和235条企业人才技术需求目录,瞄准特色优势高校和专家人才,精准绘制“招才引智地图”,真正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壮大一个企业、引领一个产业”。目前,高密市共引进高端人才(团队)473人,其中“两院院士”、国家级重点人才等领军型人才34人,形成了人才创新驱动的发展局面。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