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文香
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思维的手段。要想达到教育的预期目标,必然要把握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让其真正地接受与认同我们所教授的思维方式。既然如此,我们首先要拒绝全面式“填鸭”教育,然后从学生性格特征、知识水平上设计趣味课堂,让学生更高效率、富有激情地汲取知识的养料。 走入学生内心是课堂趣味性设计的前提,要抵消原先教育方式下学生对课堂的抵触心理。在以前,竞争是主题,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从学校里和课堂中获得肯定,导致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下降。我通过购买一些简单的小物品来激励和肯定学生们每一次小的进步,让每次课堂学习都在获得与满足中进行。 趣味性课堂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兴趣,愿意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发现,小学生对于自身的身体控制能力较弱,容易乱动,甚至会出现走神的现象,经常被其他事情吸引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式肯定没有办法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让课堂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在学习大自然方面的课程的时候,如《火烧云》《爬山虎的脚》《触摸春天》等,我会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在周末去实地参观,代入情境去欣赏,去感受,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既是课堂的延伸,也是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培养了学生持续学习、自我观察补充的能力,并且提升了学生对于课堂和知识的期待感,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性。 老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趣味课堂的创新,不仅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更消除了求知者对知识本身的恐惧心理,为学生的求知路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桥西小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