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国栋)入夏以来,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安全教育,进一步落实防溺水安全措施,坚决杜绝未成年人溺亡事故发生,峡山区岞山街道通过抓机制建设、抓宣传教育、抓源头防范、抓水域治理等,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织牢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街道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的预防未成年人溺水领导小组,不定期对辖区水域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各社区、各村成立了相应工作专班,严格按要求抓好贯彻落实。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统一印制预防溺水宣传彩页,制作宣传条幅,深入学生家庭开展防溺水宣传,做到防溺水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各村利用大喇叭播放防溺水宣传录音,切实提高辖区居民及未成年人防溺水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排查隐患,落实责任。各社区、各村以及街道农业部门对辖区内沟塘河渠、矿坑等进行全面摸排,对排查出的危险水域全部配备救生竿、救生绳、救生圈等救生设施,设立防护网、警示牌、防溺水宣传栏等。排查在岞山居住的学生,建立网格化包靠机制,全部落实村干部、党员和老师包靠。 层层落实,管理到位。办事处与各社区、各村签订防溺水目标责任书,社区、村与水域责任人、看管人签订巡查责任书,各村成立不低于6人的防溺水应急队伍,安排专人对辖区内水域进行巡查,建立巡查台账,每天不间断巡查。进入汛期后,再次全面排查可能出现的陌生水域、雨水沉积等形成的新水域,及时摸明情况,登记造册,落实防控措施。 下一步,岞山街道将结合日常巡河工作开展督导,杜绝青少年儿童在水域附近游泳、戏水等行为,同时将继续利用多渠道的宣传媒介,深入开展好防溺水宣传工作,为暑期安全保驾护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