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市商务局“三举措”推动说好普通话
用责任谱写奉献之歌
浴血保家国 红心永向党
诸城市纪委监委做实做细监督推动基层治理
开拓致富路 老兵立新功
2021年07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浴血保家国 红心永向党
——记抗美援朝老兵李振祥
  李振祥老人在讲述峥嵘岁月。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摄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时光清浅,岁月有痕。在昌邑市龙池镇姚徐邓村,有这样一位老兵,他满脸的皱纹里藏着生死故事,沉甸甸的勋章上凝结着珍贵的荣誉。他就是抗美援朝老兵李振祥。
  退伍复员之后,李振祥成为地方建设的行家里手,为家乡事业添砖加瓦,用自己的一生书写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精彩人生。
  今年93岁的李振祥,1947年4月入伍,成为西海独立团的一名战士。参加过著名的潍县战役、济南战役。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李振祥所在的9纵25师73团,在战斗中表现突出,被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一团”称号。
  “我当卫生员,救了很多伤员,还立了个二等功。”李振祥自豪地说,“我们团还出了三个战斗英雄,一个是王启鹏(音),一个是尹家学(音),一个是盛在江(音)。”
  之后,随着济南解放,淮海战役迅速打响,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第7兵团在碾庄交战。“头一天晚上没打进去,第二天又没打进去,直到第三天晚上才打进去。”李振祥老人回忆道。淮海战役中他荣立三等功3次。
  淮海战役结束后,73团被整编为27军79师235团,李振祥老人又随部队先后参加了渡江战役、解放上海,并在渡江战役中荣立二等功。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朝鲜战争爆发后,风华正茂的李振祥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记得当年冬天军队晚上急行军的时候,朝鲜太冷了,战士们物资不够,身上的棉衣结了冰,手脚都不能自如活动。很多战士在原地休息后,就再也没能站起来。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无畏,1953年打退了美帝国主义,拒敌于国门之外。”李振祥老人回忆说。
  到了朝鲜,李振祥第一战就遭遇美国陆战第一师。“当时美国那个师三万多人,咱部队也三万多人,战斗结束后敌人剩下一万来人,咱剩的还少。”李振祥老人回忆说,战争的惨烈,加上环境的恶劣,让志愿军损失惨重,他就是在亲历的长津湖之战中冻伤了腿。
  在朝鲜待了三年,留在李振祥记忆中的不仅是寒冷和饥饿,还有战争的残酷。“敌人晚上烤罐头吃,咱就抓着这个机会,偷袭了他们,把他们的饼干、罐头都给吃了,牙膏也给吃了,当时真是没得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振祥在战场上能够英勇杀敌,在地方建设中也时时、事事、处处冲在最前面,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正是因为党的领导,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感党恩、跟党走。”李振祥老人说,自己是1947年在村里入的党,入了党接着就当了兵,入党介绍人是本村的姚兴祥。1955年李振祥复员回到家乡,当年又参加了公安部队,先后在昌邑公安局、潍坊监狱、五一农场工作,1964年他响应国家号召,复员回到农村参加新农村建设,当了15年的生产队长。
  李振祥一生艰苦朴素,虽然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为国立功,但自从复员回家后,他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国尽力,他也是这样教育子女的,老人的言传身教,让家庭充满红色情愫,更坚定了几代人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决心。
  李振祥现已93岁高龄,但他仍念念不忘党的教诲,总是一心一意、孜孜不倦地义务宣传党的新方针、新政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新时代老人”。
  “只要我活着,就要说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话,就要做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这是李振祥常说的一句话,也是这位老兵最朴素的心愿。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