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树云 营救群众、搬运物资、排水排涝、防疫消杀……一道道“橙色堤坝”带给河南受灾群众希望。在这群救援志愿者背后,还有另一群志愿者驰援河南,他们为救援队伍和受灾群众提供物资保障、方案制定和信息沟通等支持,让他们开展救援没有后顾之忧。潍坊市领航社会工作事务所理事长、潍坊市鸢都义工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孙志强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壹基金联合救灾项目山东省协调人,他是潍坊第一位驰援河南的志愿者,一批批救援志愿者分批返回,他一步没退,坚守灾区17天,为179600名灾区群众协调捐赠超过1500万元的救灾物资,并为17支救援队伍提供后勤保障。 驰援河南灾区,他是潍坊市第一位抵达的志愿者 7月20日,河南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根据河南省的灾情发展,壹基金启动Ⅲ级应急救灾响应,全力协助政府做好抗洪救灾。20日夜,作为壹基金联合救灾项目山东省协调人,孙志强第一时间购买了前往河南的车票,由于该线路停运,他与同事立即驱车前往河南郑州。21日中午,他便抵达了当地,是整个潍坊最早驰援河南的志愿者。 “协调人不负责具体救援,而是负责网络关系的协调,根据灾区的需求调动资源,比如收集灾情信息、救灾物资数量、运输车辆、仓库,帮助与当地部门协调有关情况,并提供救援队伍吃住费用及救援设备保障等,协助救灾行动顺利开展。”孙志强说,他们既要帮助救援队伍实现救援效率最大化,也要避免物资发放不均引发冲突,在他参与的救灾中从没有出现当地群众吵闹等情况。 事实比想象的更不容乐观。雨在继续,手机信号时断时续。大雨过后,整个城市被积水割裂成一块块区域,仿佛一座座孤岛。 在“失联”一段时间后,孙志强总算联系上壹基金,作为壹基金在当地唯一在场的协调人,他立即参与了多个被困小区的物资发放。“当时发放了几千瓶矿泉水给当地被困老人,因为停水停电,有的老人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了。”孙志强说。 为灾区群众协调捐赠超过1500万元的救灾物资 灾害之中,政府在救援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社会救援力量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他们都没预想到当地灾情严重程度,导致各队伍物资不足,有的只准备了3天口粮,有的还分给了当地被困群众。 “我第一时间与山东驰援河南的救援队伍联系,为他们提供救灾箱、卫生包、发电机、弥雾机等消杀设备和物资,有的救援队伍因为没有足够的发电机,甚至做不到队员之间联系,皮划艇也无法正常开展救援,只能下水推行。”孙志强说。壹基金山东联合救灾项目有多支救援队伍自愿参加,孙志强联合他们开展了多次紧急救援活动,迅速将分散的民间救灾力量集结起来,支持一线救援队开展紧急救援行动,保障和发挥社会组织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孙志强徒步涉水确认受灾村庄情况,联合当地群众为受灾居民发放物资,建立应急服务站,为受灾居民提供饮用水、食品、帐篷和免费手机充电服务。“发放物资不能扔下就走,必须根据需求亲手发放,避免物资分发出现问题,因此分发的工作量很大。”孙志强说,他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平时冷水泡饭简单吃点,一度累得扶墙才能站立,眼睛红肿流脓水。一次在分发物资后,一位老人说“多亏了你们,我们断水断电几天后,吃上了第一口热乎饭。”这句话顿时让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关注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协调建成第一个灾后儿童服务站 孙志强也密切关注着儿童、老人等特殊需要群体。为响应儿童的物质和心理需求,孙志强协调壹基金启动灾后儿童服务站项目。从应急阶段开始,为有需求的社区开展持续一年的儿童服务,从最初的灾后响应服务,逐渐过渡到常规的儿童服务,给孩子们带来高质量的陪伴。 7月26日,第一个灾后儿童服务站在巩义市米河镇东竹园村正式落地,该服务站由潍坊市领航社会工作事务所选点评估,并确定当地社会组织巩义市春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服务。村委对儿童服务站项目非常认可,协调提供了一个面积达150平方米的场地。“从选择有足够受灾孩子的地点到联系相关机构,发放儿童温暖包等物资,全程用了48小时。”孙志强说。 挂牌的第一天,站点社工给到场的36个孩子组织了破冰游戏,让大家迅速建立起默契和信任。壹基金给孩子们带来了夏季温暖包,老师设计了活动,让孩子们分组夹气球,通过和朋友共同努力,完成挑战,拿到温暖包。孩子们投入地参与服务站的活动,缓解了灾后紧张的气氛。 对于受灾地区,孙志强并不打算单纯支持救援,而是支持灾区的过渡安置、灾后重建和面向未来长远的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后期我还打算协助壹基金建立当地防灾减灾队伍,为他们提供物资支持和经费,实现心理支持、慰问关怀、灾后恢复、防灾培训。”孙志强说,就像潍坊的青州和寿光等地一样,建立足够的防灾减灾队伍,灾害来后实现自救互救,儿童服务站实现灾后心理重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