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名医巡礼—— |
姜萍:我愿为孩子们的健康奉献一生 |
|
|
|
▲姜萍在坐诊。 |
|

|
|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文/图 通讯员 李思涵 她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在儿科领域一干就是39年,竭尽全力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她和蔼可亲、为人谦和,对患儿不急不躁,极有耐心,是孩子们心中的“守护神”;她医术精湛,仁心仁术,使无数幼小、濒临夭折的生命之花重新绚丽绽放;她说:“每一个孩子的健康,都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与幸福,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全心全意救治患儿是我的责任与天职。我始终热爱着这份职业,愿为孩子们的健康奉献一生。”甘于奉献的巾帼担当,忠于职守的医者风范,她就是阳光融和医院儿科主任姜萍。 选择奉献无怨无悔,培养团队不遗余力 姜萍于2016年5月入职阳光融和医院儿科,担任科室主任。“上班有点,下班无点,全年无休”可以说是姜萍的真实写照。虽然儿科医生工作异常忙碌,但对于这个职业,她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与热爱。阳光融和医院是成立5年的新医院,经过全体融和人的齐心协力、奋力拼搏,这些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医院先后获得国际JCI认证(第六版)、HIMSS7评级和国内三甲评审。在此期间,姜萍带领团队经受住了考验。科室规范化管理,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医护人员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趋于合理,业务开展不断深入,亚专科逐渐建立成熟,诊疗水平大幅度提升,科室的品牌影响力逐渐增强。阳光融和医院儿科是以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潍坊地区重要的儿童疾病防治中心和预防保健康复基地。 高标准严要求,打造过硬团队。阳光融和医院儿科在姜萍的带领下以“勤慎、严实、仁心、柔情”为科训;“以病人为中心”为患儿服务为宗旨;以员工行为准则为标准;以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科风,经过多年努力,硕果累累。2017年11月建立小儿肺功能室,完成小儿肺功能检查3000余例,在山东省质量评比中名列前茅。2018年8月小儿胃镜中心成立,逐步开展小儿胃肠镜、消化道异物取出业务,这一业务填补了潍坊地区的空白,目前已经完成小儿各种内窥镜诊疗操作215人次,其技术水平已经成熟,成为潍坊地区唯一的儿童消化专业。2019年5月率先在潍坊地区成功开展了小儿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开展了支气管异物取出、肺泡灌洗、支气管内病理活检诊断,使得急危症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降低了病死率,目前已经完成172例,在这一领域起到了引领作用。2019年1月成立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配置了国内一流的设备,开展了国内一流的救治新技术,至今完成1276例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抢救成功率达到了98.3%。尤其对昏迷、惊厥、循环呼吸衰竭、脓毒症、休克、中毒、外伤、外科手术后病人监护等积累了丰富经验,CRRT、液体复苏、无创及有创动脉压监测、深静脉置管、床旁纤支镜技术、脑功能监测、肠内和肠道外高营养等技术逐渐成熟,赢得了家长及同行的认可,在潍坊地区逐渐起到引领作用。2019年1月,组织成立阳光融和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 “跟同行站在一起,腰板直得有底气。”儿科医生陈雪说,“姜主任是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研究生导师,培养了二十余届本科毕业生、数十名研究生,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扎实的基本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她对教材的掌握程度,能够精确到字。儿科每周的业务学习,她都是亲力亲为、严谨细致地指导我们。关于病历书写,姜主任为我们逐字点评,每份病历讲解长达4个小时,而且一连讲了7天。就是这些付出,使我们儿科的病历书写一直是全院的典范。她经常说,医院有英明、果敢的领导,医院的发展无可限量,我们要跟上医院的步伐,不给医院拖后腿。为了做到这些,她全力付出,舍小家为大家,可以一个月不去看望自己的老母亲以及孙子孙女;凌晨3点停工,8点还可以精神抖擞地看一整天的门诊,门诊结束后还要带领全科进行业务学习和科会。姜主任常说:‘不要跟我谈苦和累,要学会从中体会经历过后的收获!’能够遇到姜主任,真的是我们的幸运与福气。” 使命在肩,疫情之下儿科天使的坚守 2020年春节前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阳光融和医院按照市委、市政府和集团的统一部署,在市卫健委的具体指挥下,连夜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各条线各岗位明确标准,迅速行动,严格落实,防控进入“战时”状态。在诊治儿童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姜萍带领团队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建立技术过硬的医疗团队,制定个体化诊疗护理方案,科学有序施救。新冠肺炎确诊患儿刘某某是一名1岁4月大的幼儿,未断奶,因母女同时患病等特殊原因,姜萍当即决定并经医院领导批准,由儿科的3名护士担负起了临时妈妈的角色,直到宝宝的妈妈康复出院。在这期间,姜主任自费1000余元为宝宝买来了奶粉、尿不湿、衣服、玩具等,并参加医院组织的捐款。2020年2月25日,宝宝的妈妈康复出院,母女终于团圆。 姜萍说道,这个季节原本是儿科最忙碌的季节,他们一方面要维持正常小儿疾病的诊疗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做好新冠肺炎防控的应对,严防死守杜绝交叉感染,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从1月中旬至3月中旬,近50天内她没有休过一天假,放弃了春节假期,每天加班加点,工作14个小时以上,甚至会24小时在岗为每位患者进行会诊。作为科主任率先垂范,带领全科医护人员争当医院的先锋队,不计生死与报酬,奋力拼搏。当看到患儿们脱离危险,健康出院,内心就会无比的欣慰与幸福。因为热爱,所以不辞艰辛;因为敬畏,所以全力以赴。姜萍,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医者对患儿家长的承诺,用爱心和真心书写着医患和谐的美丽画卷。 “我愿为孩子们的健康奉献一生” 3岁患儿,生死一线。2021年1月29日,一名3岁4个月患儿,因“腹痛、呕吐1天”,由家长带领来到阳光融和医院儿科就诊,患儿面色苍白、精神差引起分诊护士的重视并安排紧急就诊。医生询问病史并查体发现,患儿心率最低时为17次/分,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极有可能是暴发性心肌炎。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让患儿即刻入住阳光融和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 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死亡率百分之五十以上,症状起初隐匿,进展快,易猝死,是儿科医生望而生畏的急危重症。儿科团队,准确识别、快速反应,心电图显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彩超提示射血分数降至40%左右,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猝死!姜萍指示:“患儿病情危机,时刻保持警惕,争分夺秒,全力抢救。”在多学科协诊模式下,儿科、心脏中心、麻醉手术科、介入中心通力合作,成功快速为患儿安装心脏起搏器。生命通道打通后,医护团队高度配合,患儿在入院的第5天,自主心率、循环稳定,成功撤离临时心脏起搏器。 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阳光融和医院儿科在姜萍的带领下,将患儿父母的信任看做最宝贵的财富,专业的技术、无私的奉献精神一传十、十传百,影响力逐步传出了齐鲁大地。如今,不仅山东省内的患儿,连北京、上海、河南等地的患儿也慕名前来就诊。 “小孩子躺在病房里,是最无助的时候,他们的父母,也是最无助的。因此,儿科医护人员更要细致耐心。”“如果换了是你的孩子,你希望得到怎样的照料?”姜萍经常对科室的每一位医护人员说,要把每一位患儿当做自己的孩子般照料。 39年的从医生涯,姜萍始终牢记护佑生命的医者初心,为成千上万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铮铮誓言。 ■相关链接: 姜萍,阳光融和医院儿科主任。从事儿科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9年。主要研究方向小儿呼吸及心血管和儿童重症疾病。中国医师协会山东省儿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山东省儿科心血管专业委员、山东省医院协会儿童保健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潍坊儿科分会会员、潍坊医学院实践教学部专家委员会委员、潍坊市高新区三八红旗手。近三年在潍坊地区率先开展小儿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小儿电子胃镜、小儿CRRT、小儿血栓弹力图等新技术,成功救治重症肺炎、支气管异物、消化道异物、重型脑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重度有机磷中毒、尿毒症等患儿。科研课题获省、市级奖7项,发表论文40余篇,SCI论文2篇,出版著作7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