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破除“三只拦路虎” 换得振兴动力足
2021年09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除“三只拦路虎” 换得振兴动力足
——临朐县城关街道赋能蓄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城西马家庄楼区。
  ▲大樱桃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粟山新村夜景。
  ▲尹家河村新面貌。
  ▲城关街道电商直播(孵化)基地。
  ▲李家庄龙泉小吃街夜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生 于菲 王莹

  近日,走访临朐县城关街道,发现广大群众对乡村振兴的信心极高、动力充足。
  信心和动力来自哪里?衡里炉村张永良说,自从开展大棚樱桃种植,户户发家致富,他家种植6亩樱桃,年均亩产约1200公斤、收入三四万元,单此一项,一年能收入20万元左右。
  东朱封村民李德前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住上了楼房,通了自来水、天然气,修了路灯,铺上了沥青路,大街小巷栽花种草、干净整洁,停车也方便,环境不比城里差。
  城西马家庄村民马荣胜说,全村32名网格员负责网格内日常服务管理,有什么事需要村里解决的,只要找网格员,人家跑前跑后,让老百姓省心省力。
  ……
  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顺应群众美好生活期盼。正是因为城关街道着力破除产业结构单一、人居环境滞后、基层服务不足“三只拦路虎”,加快产业融合促振兴、重塑美丽乡村留乡愁、办好民生实事谋幸福,才得以在推动全面振兴中赋能蓄势,释放出强大动力。
  破除产业结构单一“拦路虎”,加快产业融合,促振兴
  城关街道是临朐县最早发展大棚樱桃种植的乡镇,较早形成了规模和影响,但随着同质化竞争的增强,以及市场的变化,这一特色产业的优势在逐步缩小,甚至面临价格“天花板”、成本“地板”挤压和土地“红线约束”等瓶颈。长期单靠樱桃打天下的城关,一度面临农业发展动力不强的情况。
  破解独木难支困局,该街道大力实施农业提升工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多元化发展布局,突出抓好樱桃、草莓、大白菜“三大”优势产业,都市农业、电商“两大”新兴业态,种业研发“一个”创新,以科技引领、产业赋能,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
  他们首先从大棚樱桃下功夫,围绕从“有”到“优”做文章,向“好品种、好品质、好品牌”要效益。
  记者来到城关大樱桃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发现大棚里的樱桃树,只有主干没有枝杈,不到2米高,也不是直接栽种在地里,而是一株一个类似于桶的基座,如同盆景。相关负责人刘金斌介绍说,这是他们与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等合作栽植的“圆台型”矮化密植大樱桃。
  “一亩地可以栽1000到1200棵,每棵树能产5到6斤樱桃。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最早的能在春节期间上市,价格卖到每斤150至200元左右,效益是传统大棚樱桃的六七倍。”刘金斌说。
  据了解,城关街道现有樱桃种植面积2.5万亩,其中,大棚樱桃1.6万亩。在面对土地制约,难以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的情况下,提升品质和亩产效益,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引进这个项目主要是示范带动,引导全街道大棚樱桃种植更新换代、上档升级。我们去年大樱桃销售收入是8亿元,如果有一半的种植户换上新品种、采用新模式,新增效益将是巨大的。”城关街道分管农业干部井小娟说。
  破除产业结构单一,需要更多的“樱桃”来支撑。该街道大力构建“一村一品”农业产业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在岩头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总投资1500万元的有机草莓基地正在加快建设,目标是建成高标准示范棚126个,推广红颜、红实美等优质草莓品种,通过科学栽培、智能控温、蜜蜂授粉等,打造集田园观光、采摘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
  在付家峪村,华良种业大白菜种植基地已经建成投用,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员代种,华良种业提供育苗栽培、技术管理等指导,并按照每斤12元保底收购。
  农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城关街道把现代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重点突破,引进华良种业项目,深化良种研发培育,加快大白菜育繁推一体化发展。今年初,临朐县国家大白菜区域性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基地项目通过省级验收,付家峪的种植基地就是项目核心区之一。
  产业的升级提升,厚植了农业“家底”,而线上销售、直播平台的兴起,又给特色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城关依托丰富的农特产品,深耕电商“沃土”,把培育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
  在城关大棚樱桃特色产业园的南侧,一个集网红直播带货、电商主播孵化、短视频打造、直播供应链、“互联网+”为一体的电商产业园正在崛起。
  记者走进其中,发现这栋9层的电商大楼内,有9个集直播、化妆、办公、创意于一体的直播间,4个商务洽谈室,还建有特色农产品集中展示区、电商培训室等。电商楼院内,有个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室内快递打包分发区。
  街道干部贺志栋告诉记者,旺季的时候,每天发货樱桃等农产品100余吨。“通过网红直播带货等,有力拓宽了当地特色农产品、工艺品等销售渠道,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贺志栋说。
  都市农业“一头带动乡村振兴、一头促进城市繁荣”,是在城市中心及边缘区域,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核心,以满足市民多种需求为目的,融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教育、文化和旅游于一体,为城市提供良好服务及产品的新型农业发展形式。
  对于一半城市一半乡村的城关来说,发展都市农业具有先天优势。漫步李家庄龙泉小吃街,全是由古建面砖改建的门头房,青砖灰瓦、白墙门楼,街中有亭台榭阁、荷塘喷泉,别具一番风味。走了进去,记者发现,这里竟然是民俗小吃一条街,一户一品,互不重样。
  据李家庄党总支书记尹兆友介绍,小吃街的面粉是村里自己产的,蔬菜是自己种的,肉和油是统一采购的,不仅干净卫生,还有力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吸引了很多城里人来吃饭游玩,一条街带动多个面。”
  乡村旅游是城关的又一抓手。依托石门坊核心景区,这里着力打造产业鲜明、文化融合的特色小镇——“红叶小镇”。
  凤凰村,四面是山,由于石质好,离县城近,从上世纪50年代就陆续建起了采石场。虽然采石场生意红火,但村子收入却有限,每车石头才提几毛钱,付出的代价还不小:山体被挖得千疮百孔,道路被运石车轧得坑洼不平,晴天全村漫天粉尘,雨天房上地下泥水横流。
  “后来采石场关停了,可山和路也被破坏了,又没有多少好地耕种,大家都感觉没发展希望了。”凤凰村党支部书记刘景信说,谁想到峰回路转,镇上打造“红叶小镇”,种树护山养水,还将矿坑打造成福寿广场、樱花潭、葫芦潭等景观,变成“网红打卡地”。去年以来,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促凤凰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
  破除人居环境滞后“拦路虎”,重塑美丽乡村,留乡愁
  东镇方园,丹朱封地。步行在东朱封村,龙山文化青铜浮雕、农耕文化群雕、红色朱封壁画等,以及以古玉簪为原型设计的太阳能路灯,还有路旁旺盛的绿植花草,让记者感受到了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美丽乡村新颜值。
  今年以来,这个村破除原有绿化格局,对村庄人居环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布局,主干道路罩油、彩色人行道铺装、强弱电和“气代煤”改造同步实施、一体推进,并成为临朐第一个完成主大街强弱电、天然气全部入地的村,为该县净空行动作出了表率。
  来到岩头村,记者发现这个村以边边角角、沟塘河渠、联村道路为重点,突出一巷一景、一街一韵,月季、黄杨、海棠等成行成排。据介绍,瞄准打造“五彩空心面”网红打卡地,该村着力构建生态、绿色、整洁、安静的生态景观格局。
  在柳家圈村,记者看到了喷涂在街道两侧住宅墙上鲜艳而生动的山水风景、乡愁记忆等图画,形成独特景观大道。村党支部书记尹凯说,突出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全覆盖,他们以精、小、新、奇四字理念,高标准打造了“N次方”网红打卡公园,村容村貌明显提升。
  殷家河村的新颜值让记者大开眼界,只见河道纤长、水清如镜,石撵、仿古城墙、木栈道古色古香,儿童嬉笑打闹,老人闲唠家常,邻居笑靥如花,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殷家河村首席代表迟英梅告诉记者,几个月前,这里还是另外一副模样,“之前村里的道路坑坑洼洼,绿化就更别提了。今年初,村里在街道的帮助下以河为轴、以街巷为线、以庭院为面,一体推进,全域提升,这才有了村里的新面貌。”
  记者沿路参观,龙泉公园、时光记忆国营供销社、爱心小卖部……每走一处都是一处网红打卡地,有力激活了传统村落的生机和活力。
  这些都是城关街道致力于全域美丽的生动实践。这里聚力村庄、道路、水系、荒山“四大”绿化主战场,突出城美乡优、路景融合、山水和谐,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着力绘就“村在绿中、人在景中”优美画卷,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软实力”,彰显城乡一体新魅力。
  目前,该街道打造了岩头、东朱封2个省级美丽乡村,谭马、付家峪、董家楼3个市级美丽乡村和河崖、殷家河等8个县级美丽乡村;寨子崮等3个村被评为山东省景区化村庄;纸坊等4个村被评为县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高标准建成网红打卡地86处,创建美丽庭院5619户。
  生态环境日趋向好,也让村民感同身受。在谭马村村民谭清相家中,庭院内一眼望去整洁有序,花卉植物错落有致,待到花开时节,各种花卉争奇斗艳,满园花香四溢。屋内地面、窗台清洁明亮。
  “村里干净了,家里收拾得也勤了,平常养养花草,装扮庭院,心情也更好了。”谭清相笑着说,如今,家家户户都重视环境卫生,前院就是“脸面”,不能给谭马的美抹了黑。
  当生态宜居的村庄美与兴业富民的生活美良性互动时,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人居环境创一流,红叶火样红……”记者来到谭马村文体活动广场时,听见几名村民在自弹自唱村歌《我们都是谭马人》,“这首歌是村民自己编写的。”谭马村党支部书记谭清辉告诉记者,美丽乡村建设改变的不仅是村容村貌,还有村风民风,就说这个文体广场吧,原来是废水湾,之前都嫌弃,绕道走。现在,村民在这里打球、健身、跳广场舞、唱歌聊天,文体生活更丰富了,精神状态也更好了。
  据谭清辉介绍,文体活动广场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为村民们相互沟通、交流,消除分歧化解矛盾搭建了“桥梁”。同时,也让村民从心底里认可了村里的工作,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带动了起来。
  破除基层服务不足“拦路虎”,办好民生实事,谋幸福
  城关街道,一半城市、一半乡村。面对城市社区、涉农社区、农村等多元社区形态共存的局面,这里聚力党建引领、夯实组织保障,以精细管理和精准服务破解发展的“堵点”“难点”,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了从“半城半乡”到“伴城伴乡”的精彩蝶变,让广大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社区改造后,基层党组织怎样服务?朝哪转型?城西马家庄村面对“平房”变“楼房”、“农村”变“社区”、“村民”变“市民”的巨大变化,抓治理、精服务、提品质,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乡村善治新路子,成为远近闻名的善治幸福村、城区精品绿化示范村。
  记者来到城西马家庄村楼区,只见楼前楼后干净整洁,绿化美化到位,垃圾桶摆放整齐,宣传栏标注文明标语,让人眼前一亮。不经介绍,很难想象这里竟是一个拆迁安置小区。
  这个楼区是一个拥有565户、1813人的涉农社区,绝大多数居民都是原来搬迁农民。农民变居民,生活习惯和习俗难以改变,此前乱堆乱放、乱停车等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村打造“网格+”服务模式,将楼区分为玉兰、翠竹两个网格,32名党员担任网格管理员,负责网格内日常服务管理,点对点、面对面地为群众提供服务。
  城西马家庄村村支部书记马荣军告诉记者,深化为民服务,网格员和党员主动认领信息采集岗、矛盾调解岗、治安巡查岗、政策宣传岗、民生服务岗、致富示范岗、卫生保洁岗、绿化管理岗八个岗位。一方面传递居民诉求、引导文明乡风树立,另一方面,定期将社区大事小情进行协商,并快速给出解决办法,管理越来越顺畅。
  记者在楼头显眼处,看到网格长、网格员姓名、电话都张贴出来,一目了然,方便村民随时联系。村民张代玲说:“在网格员的协调下,现在邻里之间相处的都特别和谐,遇到困难,相互帮助成为了日常。”
  有了好的村风和习惯,城西马家庄村趁热打铁建设回廊、凉亭、假山、小桥、喷泉、流水等人文景观及娱乐设施,打造园林式宜居小区,让“足不出户逛公园”成为现实。
  “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紧紧扭住党建这个龙头,深入推进孝德治村,完善村务公开,搞好村庄管理,努力让全体村民幸福感更大、归属感更强。”谈起发展,东朱封党总支书记李文诰信心满满。
  作为龙山文化发祥地之一,东朱封村文化底蕴深厚。他们坚持党建引领、以文化人、建章立制、孝德治村,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发展、惠民生,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对群众诉求,这里实行承办事项清单制,共列出整修农田生产路、整治企业环境污染、整修村污水排放设施、建设休闲娱乐场所、提升村庄绿化水平等7项清单,挂图作战,责任到人,限时办结,工作进度在《村务动态》公示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东朱封村民代表李本旭告诉记者,一次,他反映南坡东地机井上水量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南坡片50多户、近150亩地浇水的问题后,村“两委”干部立即找来专业人员对机井进行现场检查,在发现无法修复后,现场研究决定打新井,并当天联系施工队,苦干四天,新打机井一眼,解决了浇水问题。
  发展成果群众共享。东朱封还积极开展天然气入户、排污治理改造、绿化提升、人居环境提升等工程,打造国家标准村卫生室,建设高标准小学和幼儿园;每年坚持为考取本科以上的大学生发放奖学金;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养老金及慰问品等等。每年发放给群众的各项惠民资金增加到240万元。
  以党建为核心,以阵地为抓手,越来越多服务资源被激活。今年以来,城关不断完善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基层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为补充的“一核多元”服务阵地,构建“一九四三三党群服务体系”,进一步梳理服务的短板、弱项,更好地配套便民设施,更加优化服务内容,进一步满足群众多样性、个性化需求,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真的很方便了。”在城关党群服务中心,84岁的退休职工李炳伟高兴地说道。原来,老人家住西坦村,今天来查询高龄补贴的发放情况。因为年纪大了,不太习惯网上查询,非要自己到现场看了才放心。老人说:“孩子平时工作忙,以前要查询个东西,又要去部门,又要跑银行,一个事就得让孩子陪着跑小半天,现在方便了,五分钟不到,工作人员领着我全都查好了。”
  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董树华告诉记者,去年以来,该街道规范设置党总支31个、党支部93个、网格党小组260个,并按照“居住相邻、从业相近,个人能力和联系数量相适应”的原则,组织3420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24392户,实现了“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网格党员联户全覆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