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不敢说不愿说到主动说 |
——我市出租车行业掀起普通话学习热潮 |
|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瑞荣 “您好,请问去哪里?”“开门请小心,注意安全……”9月11日,记者在城区乘坐出租车时,无论是上车还是下车,出租车司机王师傅都用清晰的普通话与记者交流。 在王师傅看来,以前开车遇到外地乘客,因为方言,彼此闹出不少笑话,交流也不顺畅。“以前觉得开出租车驾驶技术好就行,现在看着潍坊发展这么快,越来越漂亮,每天载着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的朋友,不能因为服务差,破坏了城市的形象。”王师傅是东北人,在潍坊从事出租车行业有三四年了,为积极响应全市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倡议,王师傅努力克服“乡音”,用普通话与乘客交流。 其实不止王师傅,在倡议下广大出租车行业从业人员都说起了普通话,每个人都在尽力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一份力、添一份彩。 “以前不敢说,总怕说得不标准,被人笑话。”出租车司机林师傅对说好普通话深有体会,今年五十岁的他在工作中没少面对外地游客,但有时候沟通交流难免存在障碍。他就利用闲暇时间练习普通话,同时发挥示范作用,引导更多驾驶员从不敢说、不愿说,到主动说。 出租车是城市文明的流动风景线。出租车司机的一言一行,关乎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近年来,我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以高效便捷的服务,满足了四海宾客和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整洁的车容车貌、文明的行车行为、热情专业的服务,都能让乘客从细微之处感受到潍坊这座城市的文明之风。我市广大出租车行业从业者自觉讲起普通话,积极推动全行业推广使用普通话,当好普通话的先行官,为行业营造了人人说普通话、讲文明语的浓厚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