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新闻
 
标题导航
十九届六中全会11月8日至11日在京召开
倾听城市每个角落的声音
潍坊:“十四五”良好开局背后的“改革逻辑”
2021年10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倾听城市每个角落的声音
——潍坊市广开渠道汇集民意诉求提高群众满意度
  图①遮阳挡雨“大白棚”。 图②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现场。 图③全时免费停车位。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晓光 许凯 摄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孟祥风 尹莉莉 石莹 方文婷
  让人民满意,是这座城市不懈的追求。
  凌晨2点,城市还没睡醒,城区南下河市场已经忙碌起来,对面24小时开放的公共厕所为业户和市民们提供着干净整洁的如厕环境。正在忙着卸货的李明军说:“我们每天凌晨就要开始工作,以前这里的公厕都是5点才开门,特别不方便,大家都盼望能够24小时开放,没想到竟然梦想成真了!”
  有民生温度,才有群众满意度。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潍坊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把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广开渠道倾听民声,以制度体系建设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快速解决,“倾听您的声音,解决您的愁盼”形成了潍坊特色。
  倾听好城市每个角落的声音、呼唤和期待,并从倾听走向制度性安排,一批诸如限时免费停车、公厕24小时开放、出台供暖新规、燃气软管免费更换、建遮阳挡雨“大白棚”、给环卫工人涨工资、打造出租车驿站、建设“零工客栈”、推出社区“百姓食堂”等具体可感的惠民之举,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力度空前,群众的呼声变成了掌声。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我内心一百个满意”

  “一大早接到12345热线转办,孟家庄小学南墙外有十几棵大树,今年夏天雨水大,树冠长得很快,入秋后常有大风,成了学校的安全隐患。”10月6日,临朐县冶源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洪科签批政务热线时看到这个问题,当即与分管同志赶到现场,当天下午就将问题解决了。“事虽小,但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们就得马上办。”在刘洪科的办公室门框左侧,挂着两沓文件,一沓是12345已办理事项,一沓是待办事项,文件没有封皮,最上面一张就是当天需要处理的问题,一目了然。“挂在门口,开门闭门随时能想起来,就会坐不住。”刘洪科说。
  “今年春天,我们接到12345热线转办工单,河南村有群众反映,由于道路坑洼不平,前几年他们种植的猕猴桃在运输过程中颠簸损耗很多,影响销售,很快又到猕猴桃上市的季节,老百姓迫切需要修路。”刘洪科说,河南村及其周边村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修条好路是多年来当地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接到转办工单后,刘洪科当即就赶到了村子,当天联系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不到2个月就完成了道路施工。看着沿河公路这么快就修起来了,村民拍手叫好:“路一修,我们卖农产品方便多了,而且很快就有了上门收货的批发商,不愁了!”
  倾听民声,就能发现城市治理之短板、市民生活之期待。潍坊把12345热线作为“一把手”工程,顶格分管、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开创了地级市书记管热线先河。全市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抓12345热线工作,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热线工作格局。
    在潍坊,“有事找政府,拨打12345”,已成为百姓共识。小到一个路灯的亮暗、路沿石的有无,大到交通治理、城市建设,群众的声音通过12345热线电波从四面八方传来。1至9月份,12345热线受理诉求日均突破12000件,接通率始终保持在99.99%。电话这边,党委政府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听民声、畅民意、解民忧、纾民困,“即应即办、一办到底”。
  政府倾听最真切的民声,才能办最合民意的政事。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批《热线快报》《热线专报》86件次,推动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复杂问题;市12345热线合理合法诉求办理满意率达99.71%,解决率达99.95%。在2021年度全省16市12345热线工作半年评估中,潍坊市总得分等6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
  敬民、恤民、为民实实在在的行动,不但赢得了老百姓的好口碑,还激发出了社会共治的民心动力。今年以来,不断有热心市民就关注的民生问题致信市委书记,提意见、献良策。尊重民意、贴近民心,市委、市政府慨然纳之,第一时间安排督办,并“晒”至报端。
  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开门听心声、服务为人民,带给群众的是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寿光市民王永梅反映,路两边的树经过修剪之后,原来被遮挡的指示牌、路灯、交通信号灯都清晰可见了,不仅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便利,更保障了车辆行人的安全。“真的没想到市领导及相关部门对我们老百姓提出的建议回应如此迅速,确实是给我们老百姓解决了实际问题,我内心一百个满意。”
从信访到交心:
“这样的感觉,真好!”

  9月13日一早,坐着轮椅的姜某来到市信访局,反映车祸后赔偿不到位等问题。接访干部看到后,赶忙帮着把轮椅推进院里,随后就坐在院子的台阶上,与轮椅上的姜某促膝交谈起来。
  针对反映的问题,接访干部马上协调了责任单位到市信访局,一起研究办法。姜某被工作人员的态度深深打动,“他们蹲下身子来跟我说话,给我抬着轮椅,帮我解读政策,我非常满意,也很感动”。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些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是他们幸福感的绊脚石。“政府大门始终向着群众开”,潍坊将领导干部接访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市委主要领导主动公开电话,带头到信访局现场接访,敞开大门解难题。
  把满意送到群众心坎上,领导约访、带案下访,市县镇三级领导干部每天轮流在同级信访部门接待群众,并推出“四个不允许”,即接访期间“不允许离开接访场所,不允许选择性接访,不允许没解决实际问题或没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就劝返信访群众,不允许将上访群众简单让属地接回。”“四个不允许”被省级层面采用在更广范围推动工作开展。
  敞开的政府大门也让外地人感受到了潍坊的力度和温度。8月3日,河南籍民工吕某和儿子到潍坊市上访反映在坊子区建筑工地务工工伤赔偿问题。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三个小时内四个部门和单位就帮他达成了赔偿协议。这让走过好多地方,在外务工多年的吕某父子非常满意。
  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与群众坐到同一条板凳上,把事办深、办细、办实。诸城市林家村镇的王先生反映村村通硬化路面过高影响房屋排水问题。今年5月份,当地主要领导刚到任不久就接待了他,并给了他一张有自己手机号的便民联系卡,后来多次协调,问题圆满解决。前不久,王先生得知北京一家企业有投资意向后,便极力促成了企业与诸城进行专题对接,信访人变成了招商人。
  把群众请进来,面对面交谈。7月19日,市委主要领导在市政府大楼召开了一场出租车行业座谈会,16位出租车驾驶员代表和4位出租车公司代表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我和妻子开出租为生已经25年了,明年妻子就到了女出租车驾驶员的年龄上限。这样一来,我们两口子就无法轮班,家庭收入得少一大截。好多人也都面临这个问题。”“的哥”谭明新说,座谈开始后,他就把这个困惑“试探性”地说了出来。
  “没想到,两天之内就有了答案。”谭明新说。座谈会后市交通运输局迅速对接省交通运输厅并获得支持,同意各地市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出租车驾驶员年龄上限。
  当天,20位代表客观反映了当前出租车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的困难,这些都得到了及时回应。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被记挂着、重视着,这样的感觉,真好!”
捕捉网络民意:
让更多呼声变雷鸣掌声

  网络时代,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在“人民满意”的追寻中,这些最原生态的诉求、最活跃的声音也得到了积极的捕捉和回应。
  “尊敬的领导,我是在凌晨3:25给你留言发信息,固高路现在从晚上11点到早上5点拉石子半挂车一住不住地跑,遮挡号牌遮挡放大号,超载超限超速行驶产生巨大噪音,直接影响周边居民休息,而且固高路由西向东出现塌陷现象。”这是9月15日一位市民在人民网留言板上发出的呼声。
  很快,问题就得到了回应。“从9月16日开始,寒亭区交通运输执法大队和交警大队就组织联合执法检查,对固高路违法行驶车辆进行严查重管,夜间从22:00至次日7:00定期不定期进行执法巡查。另外,目前固高路已列入2021年度挖补维修计划,预计11月前维修完毕。”伴随这条回复留下的还有部门联系方式。
  群众留言,干部留心,一条条回复不仅是对具体问题的反馈,更是在点点滴滴中温暖民心。今年以来,仅人民网留言板就有3800多条获得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回应,接近留言总量。
  拓宽、畅通民声表达渠道,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利用新媒体手段,通过微信公众号、网上留言板等多种方式,在倾听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中,发现群众之愿、城市之弊,进而解决问题、增进福祉。
  今年,让潍坊火爆“朋友圈”的限时免费停车创举,正是“呼声从人民群众中来、回应落实到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生动例证。因为市民的一条建议,一场停车改革从潍坊市政府大楼停车场出发,快速推向全市,无数市民为之欢呼雀跃。
  同样,也是因为市民在网上的留言,今年8月15日,潍坊市下发《关于城区公共卫生间24小时开放的通知》,城区378座公共卫生间很快实现了24小时开放,将为民举措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还不够,潍坊又积极推进中心城区新建131座“小而精”的功能性公厕,打造布局合理、数量充足、管理规范的城区公厕服务体系。
  始于群众诉求,终于群众满意。继所有医院向患者及陪护人员提供免费停车成为全国首举后,潍坊医疗卫生系统又创新推出了“扫码吐槽”,各大医院在门诊、病房、电梯间、停车场等公共区域醒目位置,张贴二维码,患者扫码即可提意见、提建议。
  针对延期办证、延期交房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问题,创新“证缴分离、证罚分离、证改分离、容缺受理”机制,为12万多户群众解决了“烦心事”,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将符合条件的低保、特困、残疾人等,全部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在全省率先推出教育助学券,资助困难学生35万人次。将精神智力三级、四级的残疾人纳入保障范围,惠及14198人,这在全省也是唯一的。
  ……
  带着感情、带着敬畏,敞开大门听民声,听出的是社情民意,改出的是民生福祉,走出的是发展新局面。民众诉求与政府行动间的良性互动,正成为这座城市温暖向阳的深厚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