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图片304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1年10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写在山东潍焦控股集团建厂五十周年之际
  △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山东潍焦控股集团也迎来了自己50岁的生日,并向世人展示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 
  ——2020年,集团总资产达到11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十三五期间,共实现销售收入715.6亿元,销售利润26.81亿元,上交税金总额21亿元,员工年平均收入达到9万多元。

  ——拥有潍坊昌乐和枣庄薛城两大产业基地,作为一家集煤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清洁能源、技术服务、创新投资、大健康和工业地产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主要产品有焦炭、炭黑油、工业萘、改质沥青、苯酐、PBT合成树脂、锂电池负极材料等40余种,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医药等行业领域,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山东省人民政府重点扶持的焦化企业,潍焦集团先后荣获“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中国能源集团500强”“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国家级AAA级诚信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和“山东省百强企业”“潍坊市工业百强企业”等称号。
  ——山东潍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潍坊制造业高端化工产业链上的骨干企业,与作为全省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的潍坊市同频共振,潍坊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海洋化工为主体的化工产业体系,是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举足轻重。
  50年前,与潍焦同期诞生且至今仍在运营的企业凤毛麟角,实现转型升级做成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更为鲜见;50年后,潍焦如何完美实现了从小焦化厂到500强的嬗变?
  纵观潍焦50年风雨历程,从艰难创业、开拓进取、坎坷发展,到改革创新、跨越发展,潍焦的每一步,都将党和国家对产业发展的殷殷期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成为转型升级的样板、做强做大做优的标杆。
  一步步走向成熟的潍焦,不畏风雨不惧艰难,创造出了无数令人瞩目的行业奇迹。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尹莉莉     通讯员 郭凤明 郝淑艳
 艰苦创业 肩负使命担当
  潍焦诞生于历史文化悠久的昌乐,“以人为本”“变革崇商”“兴业富民”的古齐文化,两千多年传承不衰,影响激励着后世来人。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为了改变昌潍地区工业产业基础薄弱的现状,昌潍地区革委会决定,在昌乐县朱刘店建设年产4万吨的焦化厂,与当时的益都铁厂、潍坊钢厂、高戈庄铁矿、朱刘店煤矿形成“小钢联一条龙”的生产格局。
  艰难困苦,夙兴夜寐。1971年1月,昌潍地区朱刘店焦化厂筹建处成立,一时间,青年骨干、技术工人、下乡知青、转业军人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投入到轰轰烈烈地创业大潮中。
  面对缺少经验、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的不利状况,第一代潍焦拓荒人学习大庆经验、发扬大庆精神,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成了年产4万吨炼焦装置——“七〇”型焦炉一组。投产后的第一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2.91万元、生产焦炭17035吨、煤焦油1092吨。
  建厂初期,为大力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企业以提高产品产量为突破口,先后建设34只开滦窑生产土焦,总产能达到34000吨/年,使地区焦炭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了基本缓解,并摘掉了连续五年的亏损帽子,扭亏为盈,实现利润3万元。潍焦人在这片蕴含希望的沃土上,开拓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园和精神高地。
  使命担当,玉汝于成。1982年,第二组“七〇”型焦炉破土动工,1983年10月建成投产,同时停止了全部开滦窑的生产,标志着企业步入了升级发展新阶段。
  1986年6月,潍坊市政府决定,投资1500万元在焦化厂扩建一组年产机焦10万吨的“六六—Ⅲ”型焦炉,作为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潍坊纯碱厂的配套工程,也成为了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7年4月,焦化厂正式向市区供应煤气。自此,企业的生存发展与潍坊市区的民生息息相关、紧密相连。1989年,“六六—Ⅲ”型焦炉1#炉点火烘炉、新建10吨锅炉点火运行、1#焦炉推出第一孔焦、2#焦炉顺利出焦。至此,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潍坊纯碱厂的配套工程全面竣工投产,为潍坊北部沿海开发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0年11月,焦化厂第一单煤焦油贸易在日照岚山港装船并出口日本,产品拓展的触角与国际市场开始融合,“潍坊制造”迈出国门,走上了全国焦化产业的舞台。
 变革创新 勇立时代潮头
  进入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大潮跌宕起伏,潍焦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企业危亡之际,潍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扶渡难关,扭转了企业发展的被动局面。1997年8月,组建山东海化集团潍坊振兴焦化有限公司,公司制开始实施。
  有一种勇气:“不惧风雨、不畏险阻”;有一种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潍焦全面实施“倒推硬逼”管理法,给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用人机制创新,三把利剑,切除了企业原有的痼疾;三付良药,焕发了企业的青春活力。企业在激情燃烧中涅槃重生。一年扭亏为盈,三年走向振兴,十年重铸辉煌!生死的抉择,点燃了潍焦人的智慧与激情。危机与挑战,激发了潍焦人的干劲与豪情。
  乘着跨世纪东风,伴随国家钢铁、焦化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三年三大步”战略的深入实施,潍焦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产业产品结构布局、规模化跨越发展、经济效益、员工收入等方面相继发生了质的变化,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2003年9月,潍焦成功改制,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2007年10月,企业实行集团化管理。潍焦从年销售收入1.2亿元的困难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的大型煤化工企业集团。“潍焦现象”成为了全国、全省冶金系统关注的焦点,“潍焦经验”成为了全国、全省焦化企业学习的典范。
  企业转型后的十多年,潍焦从单一炼焦生产模式到“焦、化”并举的产业布局,从建立现代企业科学管理制度到创建富裕和谐企业、全员共享发展成果,企业实现了一次次华丽转身和历史性跨越。
扬帆启航 筑梦“百年潍焦”
  市场大潮,风云际会。
  2011年3月7日,集团公司召开二届一次董事会,选举刘良玉为山东潍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以刘良玉为班长的新班子带领全体潍焦人审时度势、科学谋划、大干快上,以拼搏、责任、创新、和谐的“潍焦魂”统领全局,以“绿色、生态、循环”为发展理念,从战略、战术层面,通过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资本、治理”结构调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走出了一条潍焦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首阳山下强基业。昌乐园区作为潍焦的“根据地”,全力以赴做好产业结构“加减法”。安全环保,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壮士断腕做好“减法”,彰显了潍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大力完善产品、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加大安全环保投入,科学布局新兴产业,主动积极做“加法”。通过新上“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140吨/小时干熄焦项目、4万吨/年萘法制苯酐项目、10万吨/年苯加氢扩产改造项目、60000吨/年PBT项目、水电解制氢储能项目、水氢模块项目、氢能源研究院项目、创新新材料项目、集团总部项目等,在夯牢“实体经济”基础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一个集煤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清洁能源、技术服务、创新投资、大健康和工业地产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展现在世人面前。
  大格局,方有大未来。敏锐的机遇意识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注定潍焦大踏步迈向跨越发展新征程。2012年7月20日,潍焦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成功收购山东海化煤业化工有限公司,开启了后续发展基地——薛城百亿产业园区的创建,迎来了潍焦快速崛起的新时代。
  借助枣庄市工业振兴战略部署和薛城区“建设煤化工新园区”的战略定位,潍焦人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大力实施“退城进园”战略,八年时间相继建设并完善了一系列配套设施项目,形成了“以上游焦化为产业龙头,以中下游产业为发展重点,上下游紧密衔接、链条纵横关联”的特色煤化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一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行的煤化工新园区业已呈现。
  双园并蒂结硕果。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是潍焦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时期,潍焦人立足昌乐、薛城两大产业基地,求真务实地回答了“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加快发展、如何再创辉煌”三大发展命题。一系列重大举措陆续推出,一系列重大政策相继出台,一系列重大工作持续推进,解决了许多潍焦想解决的难题,突破了许多制约潍焦发展的瓶颈,办成了许多潍焦想办的大事、好事。
 跨越发展 初心铸魂逐梦
  深情回望“十三五”,既是潍焦跨越发展、转型升级的五年,也是潍焦铸魂逐梦的五年。
  潍焦人以构筑“潍焦魂”核心文化理念统领全局,立足“创一流业绩、建一流企业”总体目标,大力推进“文化强企”“人才强企”和创新驱动战略落地,全力创建本质安全、环保型企业,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十三五”辉煌新篇章。
  面对经济下行和严峻复杂的市场,潍焦坚持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稳中求进,加大安全环保资金投入、落实主体责任,及时调整结构,强化财务预算管理、资金调度,实现了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员工队伍的持续稳定;坚持围绕提高本质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核心目标,以“产业、资本、治理”三项结构调整为重点,通过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积极布局新兴产业,优化完善了集团管控体系和动态激励机制,实现了“资金做足、资产做实、资本做优”发展目标,建成了“两大炼焦、两大煤焦油深加工、粗苯深加工、清洁能源、炭基新材料、科技创新、振兴新材料、潍氢动力”十大板块,构成了“10+N”现代产业体系,布局了医养大健康、工业地产、新材料、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形成了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面对传统产业转型的艰难和升级的巨大压力,潍焦人信念坚定,众志成城,砥砺前行,加强总体战略部署,明确路径方法,强化创新驱动,进一步增链、补链、延链,做强优势、补齐短板、再攀新高,确保了潍焦“大起来”“强起来”奋斗目标的实现。其间,潍焦先后荣获“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山东煤化工行业10强企业”“全省工会抗灾救灾先进企业”“山东省两化融合优秀企业”“潍坊市财税贡献50强企业”等称号。
  截至2020年12月底,潍焦在岗员工3500人,占地5000多亩,总资产110亿元,下辖4个全资子公司、6个控股子公司、2个参股子公司。
  创新是第一动力。潍焦活力迸发,创新铸魂。通过全面实施战略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发挥全员“头脑风暴”,激发了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全面推行群策群力创新管理法,取得了丰硕的管理技术创新成果,累计实施管理类创新项目155项,技术类创新项目852项;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所对接,激发了企业发展潜能与活力。与山东科技大学、北京中科遥数信息科技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美国陶氏化学、中钢热能院、上海交通大学等相关科研机构深化合作,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标准,提升科研开发能力,实现了由引进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蜕变。
  潍焦以人为本,和谐铸魂。通过坚持文化引领和人才强企,创新完善潍焦特色的管理办法,推行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增强了驾驭复杂市场局势的能力,强化了持续创新力。一方面,大力实施“双百人才计划”,保障了人才梯队建设和后备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在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践行“全员共享发展成果”“在奔小康的道路上确保一名员工也不能掉队”的人本理念。通过成立员工帮扶救助基金会、修订完善《内部职工持股规范》、制定《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增强了员工的使命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其间,累计救助困难职工151人次,累计投入救助金331万元,“幸福潍焦”成为员工的集体认同,潍焦特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擘画蓝图 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目标
  “十三五”圆满收官,夯实百年潍焦根基;“十四五”擘画蓝图,开启时代潍焦新局。
  2021年,肩负时代使命的潍焦启航新征程——
  潍焦坐拥潍坊昌乐和枣庄薛城两大百亿产业基地,坚持“循环经济”“差异化”发展战略,引进“四新”技术成果,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向高端延伸产业链,厚植清洁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实现企业做优做强,由传统焦化企业向包括现代物流、国际贸易、技术服务以及产业投资等业务在内的跨行业、多元化产业集团转型。
  潍焦拥有320万吨/年捣固炼焦能力并配套完善的化产回收、干熄焦及余热发电装置、20万吨/年焦油馏分轻质化、15万吨/年LNG、6万吨/年PBT、12万吨/年针状焦、2万吨/年粗酚精制及深加工、8万吨/年苯酐及1万吨/年粗酚深加工的生产规模及氢动力模块项目、水电解制氢储能项目、精细化学品中试基地,并形成配套完善的铁路专运线、普货及危化品物流体系。
  潍焦,群策群力创新管理。精确的企业定位,高瞻远瞩的企业战略,原料和产品的综合利用,化腐朽为神奇。在巩固焦化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沿煤气、粗苯、煤焦油三条线进行技术开发,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10万吨/年食品级碳酸氢铵生产装置,粗苯加氢精制、煤焦油深加工规模分别达到20万吨/年和100万吨/年,并以此为基础,继续向下游粗酚精制、工业萘制苯酐、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取、煤气制LNG等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方向迈进,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煤系化产品增加到40余种。实现了煤气、蒸汽等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生产余热发电,企业自供电比例达到58%;废水零排放;废气、废渣内部闭路循环、综合利用……潍焦人用智慧和担当,诠释了一个新时代化工集团应有的魄力和勇气。
  “十四五”已然开局,潍焦集团立足道路自信、管理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致力于构建“四自”主体,健全“小集团、大板块、大服务”管理格局,打造“八大实体、创新和投资、大健康和工业地产”三大产业布局;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全力推进企业多板块、多产业的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向着“百年潍焦”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十四五”将继续坚持“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指导方针,坚持稳中求进,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企业强、职工富”,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以提高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创新水平,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推进集团公司多板块、多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企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末,确保企业年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达到50亿元以上;员工年均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所有者权益增加20亿元;企业综合实力站稳“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山东省企业百强”;将薛城能源公司培植为营业收入过百亿的独立法人经济实体,争做区域经济的领跑者。
  胸怀百年伟业,启航新的征程。正值“壮年”的潍焦,如璀璨明珠在齐鲁大地绽放光彩。勤劳智慧的潍焦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同舟共济、砥砺前行,让潍焦这艘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