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博物馆、十笏园博物馆、市图书馆等市区公共文化场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举措—— |
筑起一道道安全有力的防护闸门 |
|
|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潘来奎 10月28日,记者在市博物馆、十笏园博物馆、市图书馆等地采访发现,市区公共文化场所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做好疫情防控的指示要求,制定了疫情防控具体措施,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为广大参观者筑起一道道安全有力的防护闸门。 上午8时许,在市图书馆,等候入馆的市民自觉排成几列纵队,人与人保持一米以上间隔距离。入口处,工作人员认真检查每个人的体温、健康码等,只有完全符合标准的才予以放行。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对大门口、馆内借阅室、服务台等重点区域进行循环消毒、除菌,对读者用过的图书还书机、阅览桌椅、书刊架等进行彻底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还设置疫情防控专架,向读者推荐阅读。提醒读者和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我们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控制游客接待上限,制定观众参观预约表,采取分时段预约制度和参观限流措施,所有团队来馆参观必须提前预约。馆内参观游客较多时,工作人员及时提醒游客参观时,间距要保持一米以上;游客不得在馆内开展人员聚集性活动,一经发现,工作人员将及时疏散和劝阻。”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在市博物馆和十笏园博物馆门口看到,市民入馆参观必须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出示本人身份证原件等有效证件、登记电话号码、登记行程轨迹等一系列标准化流程后才能进馆参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执行每日消杀至少2次制度,每天对所有展厅、卫生间、电梯等区域处进行全面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强化工作人员管理,实现自身防控常态化。另外,加强防疫物资储备,实现防范应急常态化。各馆配齐配足医用口罩、体温计、免洗手消毒液、84消毒液、喷雾器、一次性手套、测温仪、防护服等防疫物资设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