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北海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文化视点
怀揣感恩之心 写好潍坊故事
刘铁飞作品《踏雪飞天》将亮相北京冬奥会
历史上真实的铸匠故事
山东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揭牌
我市5幅作品入选新年画展示活动
《明学画石榴》出版
2021年11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上真实的铸匠故事



  ◎牛钟顺

  《铸匠》这部由山东省与潍坊市两级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寒亭区委等六部门参与联合摄制出品剧目的热播,无疑是为潍坊官宣大事件,是为潍坊人乃至国人一段时间追剧兴奋点,是为影视长廊里新添的浓墨重彩之一笔,是为源远流长潍水文化长河里的一朵绮丽浪花。
  “峡山苍苍,潍水茫茫,鸢飞蝶舞,画都潍坊。北接渤海,纳百川之势;南依青云,耀华夏之光。”二百个红炉,三千铜铁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古潍县今潍坊,许久以前就以制造业闻名遐迩。
  该剧主要讲述了民国初年,山东潍县青年慕容柏,痴迷机械技术,为组装生产出中国人自己的柴油机,创办了民族工业企业——泰丰机械厂。及至贼寇入侵,慕容府被日本侵略者霸占,慕容家以两代人的青春和生命,历经创业、分厂、护厂、炸厂、捐厂等一系列事件变迁,以践行“实业救国”之无畏壮举,彰显了强烈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正如剧中所言:“中国人就像这颗螺栓一样,刚柔并蓄,收藏了它,就像收藏了一颗中国匠心。”同时该剧还全方位展示了本土历史人文和风土人情,可谓充盈着满满的潍坊元素。
  铸匠,剧中人是慕容柏,而在潍坊大地上,一百多年来,真实的铸匠人层出不穷。那天与友人——一位著名历史学家聊起此事,他说起滕虎忱先生的往事。滕先生可谓自幼聪慧,7岁开始读书,只是仅读了两年私塾,身为锔锅匠的父亲,就已没有能力支持他继续为学。于是这个年仅9岁的孩子,便跟着父亲走村串巷,学起了锔锅锔碗锔大缸的活计。11岁时就只身去了青岛,因其心灵手巧,虽是童工,却已是德国车务段钳工。自此一发而不可收,15岁时即成为车工,21岁时,成为德国工厂唯一一位非德国人工段长。此时适逢孙中山先生北上至青,孙先生得知这个消息后,遂在讲演时号召青年人向滕虎忱学习,立志科技报国。
  这给了滕虎忱极大激励,于是他便辞去工段长一职,毅然决然回到潍坊,在潍县城南关开设了修械铺。两年后,又集资3千银元,创办华丰机器厂,并于1925年造出第一台12马力柴油机,由此使潍坊成为中国继上海之后,第二个能制造柴油机的城市。在这以后短短几年时间里,该厂即能生产12、15、24、30马力等型号柴油机。为此冯玉祥先生曾两次来厂参观,并捐款2000银元,以支持华丰扩大再生产,并留下“中国若有这样200家工厂,大中华将强大无比!”的题词。
  日寇侵略染指潍县后,华丰柴油机厂被强行征用,并将设备和技工押运至济南,成立为其战时服务的济南机械厂。该厂随之被迫停产。抗战胜利后,济南厂被国民政府以战争需要而征用。为此滕虎忱只得另行购买设备,在原来一、二分厂废墟上重新建厂。待到潍县解放时,尽管还未达到建厂伊始的生产能力,其生产规模也已与上海柴油机厂差距甚小,从而成为中国雄踞南北的两个柴油机生产中心之一。济南解放后,滕虎忱将济南厂无偿捐献给华东军管会,不久此厂即改名为济南柴油机厂。1958年,华丰柴油机厂与从威海迁来的机械修理所合并,名为潍坊柴油机厂,后根据建设需要又分为两厂。由此可以说,没有滕虎忱,就不会有“华丰”,而没有“华丰”,就不可能有今日之“潍柴”。所以有部传记名为《中国柴油机之父——滕虎忱》,当是誉不过实。
  该剧是由本地作家、企业家董兴梅小说《半缘君》改编而来。在谈到该剧创作初心时,董兴梅表示,其心目中的潍坊“优雅而知性”,所以期望能通过该剧的精彩演绎,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城市,了解民族工业成长历程,了解中国工匠精神的历史脉络与传承。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