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村美产业兴 乡村展新景
一名老支书的使命和担当——记下营镇海眼村党支部书记冯平一
密州街道:人居环境“组合拳”扮靓美丽新农村
围子街道:“三色”效应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蝶变换新颜
2021年12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美产业兴 乡村展新景
  魏家屯村垃圾分类点。
  魏家屯村宽阔整洁的村道。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国栋 文/图
  “俺们村最近几年变化真是大,以前村里只有一条主干道,并且还没有硬化。如今,不仅户户都通了路,曾经‘灰大泥多’的景象也不复存在了,这日子越过越幸福!”峡山区太保庄街道魏家屯村村民魏局松感叹道。
  近日,记者走进魏家屯村,放眼望去,一条条宽阔平整的村道通组到户,一栋栋白墙红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村里环境干净整洁。日新月异的魏家屯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完善基础设施 建设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中的重头戏。魏家屯村党支部坚持以班子引领为“主心骨”,让广大村民当“主角”,实行党支部书记负总责,“两委”干部包靠街巷长制,做到群众扫巷、干部巡街;实行门前三包,出台激励政策,各户负责自家庭院周围卫生,每月28日由村干部进行打分验收,年底考核,合格户给予每间屋40元的奖励;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在村内设置了垃圾分类站,在村东设立了柴草堆放处,引导群众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投放堆放,做到定期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该村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以四季常绿为目标,动员群众在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栽植海棠1200棵,樱花3000棵,麦冬草3万棵,扎花墙围挡1600米,做到了见缝插绿,实现了应绿尽绿,让村民生活在充满绿色怀抱的“生态花园”。近几年,魏家屯村还获得了“潍坊市森林村”荣誉称号。去年,该村重新整修了村南侧的文体广场,更新更换健身器材,村民自发成立了两支舞蹈队,在茶余饭后有了锻炼身体、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发展优势产业 村民持续受益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环境,老百姓的腰包要鼓起来,还得发展产业。
  近年来,为解决部分群众的收入问题,村委瞄准峡山区高端产业,将扶贫资金投入到“合作共赢”的路子上,与潍坊优渥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合作,投入扶贫资金30万元建设了有机蔬菜大棚,每年不仅有固定的承包收益,还为群众提供了到蔬菜基地务工的机会。
  “村民们农闲时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人每天保底工资150元左右,两口子一个月就有将近一万元的收入。”魏家屯村党支部书记赵玉德告诉记者,在为村民增收的同时,该村不断拓“门路”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以村党支部领办的辉煌农业专业合作社及村民自主成立的绿昌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他们将村集体拥有的121亩荒山地对外承包,开发了园林绿化种植项目,每年仅承包费就达11万元,实现了“地生钱”;将项目建设占用村集体土地的125万元补偿款投入峡山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每年利息收入10万余元,实现了“钱生钱”。
  “我们将借助靠近主城区的区位优势,通过‘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规模经济’模式,加强与禄牌有机姜、优渥有机菜等企业合作,引导群众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农业。同时,加大投资收益好、能带动村民就业的产业项目,做到银行存款变‘活’,让村庄壮大发展,让村民持续受益。”谈到村里下一步的发展,赵玉德信心满满。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