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北海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为创意创新写满保护
金石铭心 再造“万印楼”
用好传统文化资源 助力文化“两创”先行
我市深化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服务体系
市图书馆闭馆升级改造
红高粱抗战馆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
2021年12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创意创新写满保护
—我市以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增强发展活力
  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潍坊参展作品双层巴士。
  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潍坊参展作品潍坊风筝。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版权就是保护创意、保护创新。
  潍坊是一座极具创新和创意的城市。近年来,我市突出“全市域参与、全产业发展、全链条保护、全过程服务”的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主题,将版权保护作为提升城市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和创业活力的重要动力,始终贯穿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中。近日,记者从潍坊市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专班办公室了解到,2021年我市版权工作发展迅速,1月至10月,全市版权实际登记46431件,比去年全年增长25831件。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伟 文/图

保护“下沉” 激发传统文化的新生活力
  色彩鲜艳的杨家埠木版年画,起飞灵活的潍坊风筝,高贵典雅的丝绸制品……今年10月,在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我市不仅捧回了“2020年中国版权金奖”,也让承载着潍坊技艺和文化元素的非遗产品惊艳亮相。具有鲜明版权意识的非遗产品,不仅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也为非遗产业的升级迭代作出了示范。
  “工艺美术珍品急需版权保护。”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邢顺建说,我市工艺美术品有着几百年的传承历史,由于文化知名度高,很大一部分原创作品被临摹盗印,但是常常由于无法准确界定著作权人而产生版权使用纠纷。
  “每幅作品都蕴含着创作者的原创思维,保护版权即是保护艺人的创作积极性,就是保护美术工艺作品的丰富性和时代性,就是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保驾护航。”
  自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发布以来,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着力建立版权工作保护机制,注重版权产业发展,建立健全了版权保护制度及运行机制。现在工艺美术爱好者们的作品完成后,首先申请版权保护,杜绝模仿,保护了自我创造,体现了艺术价值。
  近年来,我市对已列入名录的427项市级代表性非遗项目、1554项县级项目进行筛选和包装,引导传承人将原创作品进行版权登记,使我市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也加强了社会对传承人的认同和尊重,激发了非遗产品新活力。
“版权生态” 深挖风土人情里的人文内涵
  “一个农产品品牌的塑造,离不开版权的保护;一家农业企业新型生产模式的打造,也离不开版权的保护。”在我市版权进乡村工作的引领下,版权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农民企业家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我市也由此走出了一条优化版权生态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郭”牌西瓜已有40多年种植历史。潍坊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围绕“三品一标”,边创新、边应用、边进行版权登记。目前,郭牌农业已成功申请了130多项作品著作权的版权保护,涵盖了西瓜文化的全产业链,有效防止了版权侵权问题,并让西瓜文化传播得更广。
  “现在我们不仅做产品,重要的是赋予产品生命。通过高品质产品、精美的外包装、产品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让当地的风土人情深印在人心,达到了最好的宣传效果。”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猛说。
  此外,我市通过采取“版权+宣传”“版权+服务”“版权+保护”“版权+典型”“版权+运用”等多种措施,将版权工作深入农村,解决了“文化盲点”,将版权机制引入乡村产业,激活了“文化兴奋点”,让版权保护进入乡村普通家庭,增强了“文化自豪感”,提高了乡村版权产品的附加值和美誉度。
“版权支点” 撬动产业发展的“战略资源”
  随着具有文化特性的创新成果不断登陆市场,知识产权开始在商业交锋中起到巨大作用。而版权作为知识产权中的重要一项,更是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版权成为了文化创意产品的“身份证”,更成为了进一步开发文化产品的“通行证”。
  昌邑是“中国丝绸之乡”,纺织产业也是昌邑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随着市场的日益强大,昌邑丝绸制品的花型设计出现了仿制品。为做好花型版权保护,昌邑市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激发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从业者进行著作权登记,提高家纺行业的版权保护水平。
  据市场调查,在没有花型版权保护的情况下,低端印花布的利润一米大概是0.2到0.3元,实施花型版权保护措施后,利润可以提升到一米0.6到0.7元,中高端印花布的利润提升至1元以上,通过版权保护、版权价值转化,市场营业收入将增加12.5亿元以上。
  “版权是创新行业发展的基石,树立版权保护意识将助力企业自主版权的产业化。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版权资源正在以数量规模增长推动质量效益的增长,企业的运营正在由产品导向向品牌导向转型,在我市,品牌打造和品牌授权正逐步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对此,潍坊市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专班办公室副主任于利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