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持续改革创新 勇于担当作为——全市供销合作系统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1年12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持续改革创新 勇于担当作为——全市供销合作系统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高密市供销社深化土地托管服务,图为麦收现场。
  △寿光市供销社创新实施“共享鲜柜”服务。
  △安丘市于家洼为农服务中心。
  △山东鲁发供销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供销宜万家超市。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潘来奎/文         通讯员 谭俊超/图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为全国、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市,潍坊市以“走在前列、当好示范”为目标定位,坚持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构建为农服务新体系,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市供销社先后被表彰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单位;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金扁担改革贡献奖”;荣获2020年度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业务评价一等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优秀”等次。
 党建统领  四社共建
  孙国贞是青州市何官镇南小王村党支部书记,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口埠供销社副主任。如何从土里刨出金疙瘩来,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孙国贞心里明白,村民们要想真正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他发动村民以土地入股、供销社以人员技术入股,成立南小王晟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同时联合口埠供销社引进社会资本建设丰禄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周边80个村的优质蔬菜销往临淄、广饶等地,年销售额1.2亿元,助农增收100余万元。
  随着自然村功能逐渐弱化,行政村的组织职能逐渐向农村社区转移,而且因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趋势凸显。针对乡村基层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市供销社创新实施“党建统领、四社共建”为农服务机制,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把供销社产供销一体化的服务优势与农村社区的组织优势、农民合作社的生产经营优势、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优势结合起来,推进供销社与农村社区、合作社、信用社“四社”平台共建、服务融合、合作共赢,逐步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创新提升“三个模式”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进行了有益探索。
  “党建统领、四社共建”工作得到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的批示肯定,成功入选了全国供销合作社城乡优选服务名录。目前,鼓励基层供销社与农村社区、合作社、信用社开展人员交叉任职总数达到139人,全市“四社共建”示范点达到40个。
 建设为农服务中心  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围绕如何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市供销社秉持“农民进城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服务理念,向上级争取土地指标1312亩、财政资金1.45亿元,建设了127处为农服务中心,以深化土地托管为重点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探索“土地股份合作+供销社全程托管服务”,推广“整建制村庄土地托管”“保底+分红”等托管方式,推动土地托管服务不断提档升级。
  深入实施粮食作物托管服务。在耕、种、管、收、加、储、销等环节开展农资供应、农艺植保、农机作业、粮食烘干等规模化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高密市供销社与姜庄镇29个村“两委”合作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耕、种、管、收、加、贮、销的“一条龙”服务,托管土地5105亩,服务农民2070户,年增加村集体收入63.9万元,农民每亩最高收入750元。
  大力推进设施农作物托管服务。根据寿光、青州等地主要种植设施农作物的实际情况,依托为农服务中心,对大棚蔬菜等设施农作物种植提供生产种植、冷藏加工、销售和物流配送等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户种植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寿光市纪台为农服务中心,带动周边3000多个农户种植大棚蔬菜6500亩,并提供技术培训、种植管理、免费检测、销售一条龙的服务。2020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销售优质蔬菜2.1万吨,销售额达到1.2亿元。
  积极开展山区、丘陵经济作物托管服务。针对我市农业种植结构的区域化差异,在总结平原地区土地托管服务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推动土地托管服务由大田粮食作物向山区、丘陵经济作物延伸。安丘市于家洼为农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作用,为周边以十字路、寨庄、马家小庄、花家岭等村为中心的大桃种植基地,提供农资供应、统防统治、冷藏贮存、技术培训和产销对接等服务,土地托管服务面积1万余亩,实现大桃交易2.5万吨、8000多万元,带动桃农每亩增收1000元。
  截至目前,全市共领办创办土地合作社60个,今年以来全托管服务面积33.6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329万亩次。
 实施“新货郎”行动  发展农村流通新业态
  供销社,一头连着供应方一头连着销售商。作为全市农村流通的重要力量,发展农村流通新业态是适应农民消费需求升级的新要求,拉长服务链、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市供销社实施“新货郎”行动,加快电商平台建设,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流通网络现代化水平。
  搞好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开展县、乡、村三级商贸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促进日用品、农产品、快递、农资等多“网”融合。今年以来,新建设县域供销综合集配中心2个、乡镇供销综合服务站1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20个。今年11月,临朐县供销社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第三批农村商贸流通服务网络重点县调度观摩会提供现场。
  加快“供销·大厨房”项目建设。创新“生产基地+‘供销·大厨房’+N”的产销模式,推行物流配送一体化服务。目前,建设“供销·大厨房”项目6个,吸纳种植基地、农产品购销加工企业、合作社、电子商务等22家企业组建潍坊“供销·大厨房”联盟,城乡生活服务平台的“上联生产、下联消费”的作用更加明显。其中,寿光市供销社依托御达祥“供销·大厨房”,创新实施“共享鲜柜”服务,目前已在11个居民小区设置66个保鲜柜,推行社区无接触配送服务,打通服务社区居民菜篮子的“最后一米”。
  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积极组织系统内企业参加省市级农产品对接会、展销会,积极开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自2020年5月与烟台、威海、日照和青岛四市供销社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后,连续两年组织全系统企业参加胶东经济圈供销一体化农产品展销会,签订了总金额630余万元的农产品购销合同,助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开展信用合作  补齐金融短板
  走进安丘供销集团于家洼为农服务中心,只见大桃交易市场宽敞明亮,紧挨着的是常年保鲜的恒温冷库;服务大厅里,除了开设农资超市,还提供技能培训和金融服务。“为农服务中心设立了信用社服务窗口,提供收付、结算一条龙服务,大桃交易后客户直接把钱打到我的账户上就行。另外,只要是合作社成员,贷款签个字就行,不用抵押也不用联保。这样的服务既方便又安全。”官庄镇寨庄村桃农马爱祥说。
  近年来,为了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市供销社分别与农信、农担、邮政等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为农服务中心因地制宜设立金融服务站,为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社员提供“最基础、最直接”的金融服务,满足了农民生产经营活动中“小额、分散”的资金需求。目前,全系统累计获得农商银行贷款支持3.2亿元。
  充分发挥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和保险机构增信担保作用,以落实“三个必投保”为重点,进一步做好特色农业保险和农业补充商业保险工作,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推进昌邑、寿光、诸城、高密等试点县级社经营主体参加农业大灾保险,目前农业大灾保险投保面积3.2万亩。
  在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互助业务。安丘市石埠子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单位,围绕支持社员建设农业设施和购买农机等,共开展信用互助业务124笔,提供资金275万元,高效助农增收320万元。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信用互助金额累计达到3.5亿元。
  建立合作发展基金。根据全国总社和省社有关要求,市供销社和高密、安丘已经出台了合作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目前,高密市供销社合作发展基金规模达到600万元,已向4家出资企业累计提供有偿发展基金370万余元,向4家出资企业提供无偿发展基金27万余元,无偿拨付4处社有资产维修费18万余元,投资178万余元参股2家社有企业。安丘市供销社依托投资600万元注册成立的安丘市信诺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规范运营合作发展基金,对土地熏蒸、乡村赋能、冷链物流等业务板块和发展规范、前景较好的为农服务中心、农产品市场、超市等经营服务主体,给予重点扶持,帮助扩大供销社经营服务规模。
 推广农业新技术  提高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市供销社依托综合服务平台,推广普及现代农业发展新技术,推进农业科技下乡,实施精准生产、精准服务,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培植了农产品品牌,拉长了产业链条,推动了农业“新六产”,发展了农村流通新业态。
  推广土壤熏蒸修复技术。落实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签订的《农业科技战略合作协议》,搭建土壤修复服务平台,构建服务网络,开展土壤熏蒸一条龙服务,今年以来,土壤修复服务面积达到10万亩,大姜等高效经济作物亩均农药减少50%、化肥减少15%、产量增加30%左右。
  推广优良品种和农业种植新技术。依托诸城市相州为农服务中心,搭建种子产业试验推广服务平台,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推广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依托潍城区望留为农服务中心,推广应用小麦深耕造墒及双镇压保墒等先进生产技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推广农业秸秆回收利用技术。依托寿光“供销机惠”服务平台,大力推广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展大棚蔬菜秸秆还田服务。目前,开展蔬菜秸秆还田服务面积1.5万余亩,蔬菜秸秆资源化利用3万余吨。
  推广果蔬采后贮藏加工技术。2020年5月,与全国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农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精深加工、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人才培训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今年6月,潍坊市人民政府与全国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签署协议,共建中国果蔬贮藏加工技术研究中心潍坊分中心,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推广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2020年,市供销社与市农科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依托为农服务中心,推广测土配肥、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全市供销社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弘扬“合作、向上、创新、共赢”的潍坊供销精神,在全省供销系统业绩评价中争先进、创一流,为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和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