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建筑垃圾变身“再生建材” 可复制“寿光方案”使生态环境更美丽
踢好进村“头三脚”——记安丘市住建局派驻辉渠镇辉渠村第一书记冯勇
奎文区科协:为企业精准送服务
昌邑市下营镇:快件送到了家门口
诸城市宝兴小区:美了环境 暖了民心
急售(租)土地厂房
2021年12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踢好进村“头三脚”——记安丘市住建局派驻辉渠镇辉渠村第一书记冯勇
  △冯勇(左一)到村民家中走访。
  △村民在刚建成的乡村大舞台上打起喜庆锣鼓。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玉芳文/图

  12月4日下午三点左右,安丘市辉渠镇辉渠村的“四德广场”上,村民李月玲、李海萍等七八位姐妹在乡村大舞台上打起了欢庆锣鼓。辉渠农乐艺术团团长李增启说:“有了娱乐演出的场所,村民们都高兴。只要不刮风下雨,一些村民都是上午忙完了活计,下午来打打鼓、唱唱歌,欢乐欢乐。多亏冯书记他们建起了乡村大舞台。”
  李增启所说的冯书记就是安丘市住建局派驻辉渠镇辉渠村第一书记冯勇。俗话说“头三脚”难踢,自进村履职第一书记开始,他就积极对接村“两委”干部、走访村里老党员,访民意、摸村情,和村“两委”干部一道从改善村居环境、推进乡风文明、谋划发展思路三个方面入手,踢出了漂亮的“头三脚”,打开了驻村工作的新局面。
  据了解,冯勇在住建局多年一直从事机关工作,驻村后,他迅速转变角色,找准定位。他结合宣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村“两委”班子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对接沟通会、意见征集会、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等途径,听取、整理意见建议和需求16条,走访村里德高望重、熟悉情况的老干部、老党员10人,看望贫困户7户,全面掌握了村庄基本概况。
  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清理村庄卫生。组织利用两周时间清理“四德广场”“孝廉泉”等周边环境,清理垃圾约10余吨,清捞、收割村庄河道内浮萍、芦苇,清理村民房前屋后杨树、自生杂木等等。这期间,冯勇不怕脏累,带领其他党员干部干在一线,使村庄面貌显著改善。
  前几天,村里82岁的李玉环老人过生日,冯勇和村干部们一起送去了蛋糕、鸡蛋和长寿面条,把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她的女儿李春梅这样给村干部留言:“每每看到群里发的祝寿视频,总感叹老家如此美好。今天村委给母亲祝寿,我问母亲的心情,母亲说比自己的儿女来祝寿更加高兴!”
  冯勇介绍,辉渠村80岁以上的老人有36位,仅11月份他们就为6位老寿星过了生日。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进村后,他围绕“金辉渠”“峰山李氏”明清进士、“四德广场”、乡村油画“艺术家”等元素做文章,倡树文明乡风,开展为村内80岁以上老人送蛋糕祝寿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了村民幸福指数。
  11月19日乡村大舞台总体竣工当天,村民们自发聚集到这里,敲锣打鼓、载歌载舞,表达内心的喜悦。
  “就是想为村民干点实实在在的事。”冯勇说。为了尽快帮村里找到一条长期受益的致富门路,他和村干部一起筹措村庄长远发展规划:针对村庄山地多、河渠多等村庄特点,先后到柘山镇“金水谷”、鸿岭山庄等综合体考察学习设施农业、休闲旅游、商业运作等经验模式,到金冢子镇北南戈庄村学习“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土地流转”等经验,使全村党员干部开阔了眼界,拓宽了发展思路,确定了土地托管,盘活村庄闲置土地空场、流转山地发展市场前景好的“甜红子”山楂,对村内石碾、石桥、古泉、河渠、莲藕池等乡村记忆有效串联,着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生态格局,结合文明家庭、美丽庭院、星级农户等创建活动,助力乡风文明、乡村振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