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北海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让阅读激发奋进的精神力量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举办
优秀情景小剧评选结果揭晓
市博物馆上全国博物馆热搜榜
与书为伴共未来
《梦在云端》展现非遗璀璨魅力
2022年01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书为伴共未来
——我市以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推进全民阅读聚焦
  寿光市图书馆西城分馆。
  ▲市民在潍坊市图书馆畅享阅读。
  ▲寿光市屯田西村书架长廊。
  ▲诸城市集美书社。



  书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潍坊城市文化底蕴深厚,百姓爱读书、乐读书的良好风尚从未改变。
  2021年,我市依托高质量发展的公共图书馆扎实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当前,嵌入城乡各个角落、设计风格各异的高颜值阅读空间已成为潍坊新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地标,在深入推进全面阅读的同时,丰富着城市的文化内涵,成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伟 文/图

触摸封存在纸间的 红色根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依托我市的公共图书馆和城乡书房,一系列聚焦建党百年的主题图书区成为了各个图书馆最“红”的角落,一本本红色书籍里珍藏的革命故事和历史记忆深深地触及着每一位读者的“红色根脉”。
  去年五月份,在市图书馆,一场看连环画重温党史的活动让许多读者记忆犹新。《狼牙山五壮士》等一系列革命题材的连环画,图文并茂地向读者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一段段苦难辉煌的历史,也把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种子播撒到每个人的心田,承载起了“留住历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的大任务。
  在寿光市屯田西村的农家书屋,别具特色的学“习”书屋特色空间为群众打造了一个充满浓郁古典气质与厚重历史感的文化体验空间。这个书屋还深入挖掘和整合丰富的红色资源及革命文化传统,专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主题书架等专题文献资源,为群众学习党史提供了文献资源。
  种下红色的种子,结出丰硕的果实,以红色经典文献为引领,阅读承担起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对此,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权文松表示:“借助丰富多彩的红色主题书籍探寻党的百年历史,能让每一位读者体悟美好生活背后的时代变迁和风雨历程,每一个革命故事都是封存在纸间的时代珍宝。”
建立图书与人们的 密切关联
  全民阅读的水平反映了社会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在阅读水平提升的背后,离不开优质的公共服务。2021年,我市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用优质的服务建立起书与人的密切关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市图书馆,针对老、少、弱等特殊群体阅读需求日益增大的现状,图书馆采取个性化订单式服务,丰富特殊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而在我市各级各类图书馆中,像这样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正在不断拓展和延伸。
  诸城市图书馆针对假期自修人数较多的实际,将假期自修室早上的开放时间定为7:30,并在午间持续开放,平均每周开馆时间长达73.5小时。青州市图书馆开通身份证借阅图书,凭借一张身份证随时随地在青州市图书馆和13个分馆免费借阅图书,到目前已为4.1万名市民开通身份证免押金积分借阅。寿光市图书馆联合寿光市社保中心联合推出“刷电子社保卡借书”服务,成为潍坊市首家开通此项服务功能的图书馆。
  对此,市图书馆馆长郑晓光表示:“让全市城乡居民享受到便捷、均等、高效的网络阅读服务是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全市公共图书馆还将推广一批面向老人、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示范性项目和典型,全面推进基本阅读服务的均等化。”
探索照亮远方的 文化灯塔
  在案头翻阅书籍是阅读,用手机划阅文字是阅读,戴着耳机听书也是阅读,从纸质到数字,从平面到立体,阅读的方式正在重新被定义。为了适应这种新需求,我市公共图书馆也在探索新型借阅服务模式,让“文化灯塔”照亮远方。
  近年来,全市公共图书馆系统主动适应公众阅读习惯和媒介传播方式变化,通过新媒体广泛开展在线阅读推广活动,吸引更多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参与阅读。选择有条件的社区、商场等人口密集场所安装24小时信用借阅柜,将阅读送到群众身边。同时,计划将网络借书、快递到家服务扩展到所有县市区,潍坊市所有群众只要网上下单就可以通过快递收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营造群众时时有书读、人人愿阅读的社会氛围。未来潍坊还将坚持智慧引领,加强公共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当前,我市公共图书馆着力打造的新媒体数字阅读服务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平台基本搭建完成。2021年,潍坊市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年访问量就达10549241次,移动图书馆访问量为45155039页,在疫情防控的新态势下,服务成效凸显。
  展望未来,我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推进全市智慧图书馆建设,创新现代图书馆阅读服务新动能,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大有可为。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