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北海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年俗用品变时尚潮品
  让年味  更厚重更悠长
文艺精品创作和民间艺术培训班举办
送来不一样的“年味”
中心城区将新建三处城市书房
入藏市图书馆
2022年01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作工艺不断创新,销售渠道“触网上线”——
年俗用品变时尚潮品
  张运祥给参观者介绍今年新作品《镇宅神虎》。
  ▲张运祥历年创作的木版年画精品。
  ▲李梅正在扎制老猫花灯。
  ▲张运祥创新的木版年画《年年有余》。



  春节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置办年货的名单上,文化气息日益浓厚。其中,年俗用品是最能凸显年味儿的装饰,年画、春联、花灯、中国结等传统节日喜庆饰品最得人们青睐。近日,记者走进十笏园非遗空间,看看非遗传承人为市民们准备了哪些好年货。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潘来奎 文/图

 用心+创新, 潍县木版年画旧貌换新颜
  “往年10月份左右,所有的订单基本上就都发出去了。2021年由于创新了木版年画小摆件,虽然进了腊月,但订单还是源源不断地进来,算下来2021年的订单量比2020年多了一倍。”1月11日上午,在十笏园非遗空间年画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张运祥正在忙着给木版年画打包发货。
  张运祥的父亲,是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潍县木版年画大师张殿英。在父辈的熏陶下,张运祥年画创作一干就是40多年。
  为了保持木版年画的本真性,张运祥把历史上存留的画样、画版,制作工具以及绘稿、刻版、印刷、制作的技艺,尽量完整地、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同时,从内容、形式、雕版等方面进行了适当创新。
  “守正创新,看似两码事,其实是一脉相承。只有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才有底气接地气。”张运祥说,前段时间有个深圳的老客户找他定制年画《年年有余》,考虑到南北方风俗不同,他就把原画中女主人公头上的发簪换成了凉帽。老版年画上只有一个小孩,考虑到现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他又在边上加了一个小孩。客户看到这幅创新作品后,非常满意。
  在年画铺的显要位置,摆放着张运祥创作的《二十四节气》。集结成册的24张节气年画,将中国传统诗、书、画、印和木版年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大胆突破了传统年画的风格,借鉴水墨画的用色方法,不仅有年画味儿,更是木版年画创新发展的代表作。据了解,《二十四节气》木版年画从创意到画稿,张运祥花费了三个月时间,刻版经过了四个多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虎年,张运祥重新设计了老虎年画,构图和颜色都有所创新。“虎和福发音相似。这是一幅下山虎形象,从高山上下来的老虎,寓意虎到福到。”张运祥说。
  张运祥说,他现在很注重传授技艺,教过的学员有上千人,不少学生学以致用,把刻版技艺用于生活,推动了木版年画的传承发展。
  “触网上线”, 老猫花灯焕发年轻朝气
  走进李梅的“老猫花灯”工作室,仿佛走进了灯的世界。为迎接虎年,李梅特意设计了两款老虎造型的花灯。一种借鉴了传统泥叫虎的造型,立体形象,虎虎生威。还有一种是卡通形象的,圆滚滚的身子,夸张的表情,看上去憨态可掬。
  据了解,老猫花灯出现于明清时期,在老潍县有数百年历史。春节里提灯、闹灯,表现出人们对生活强烈的热情,展现出浓浓年味。
  业精于勤荒于嬉。善于思考的李梅在扎制老猫花灯的时候,不断加入创新元素。过去的老猫花灯表面是用纸糊的,光源是蜡烛,李梅进行了改造,用LED光源替代了蜡烛,这样更安全。“材料创新了,款式也不断更新,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平日里,我受两所学校邀请,讲授老猫花灯的扎制技艺,现场讲课现场扎制,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李梅说。
  除了在材料和制作工艺上创新,李梅还在营销策略上“触网上线”。“新冠疫情出现后,线下的交流展示活动少了。我就在淘宝、抖音上设立电商店铺,还进行现场直播,效果不错。到了年底,网上的订单明显增加。”李梅说,通过线上活动,不仅增加了老猫花灯的销售渠道,也让她更加了解年轻人的思想,让老猫花灯焕发年轻朝气。
 讲好潍坊故事, 筑牢传统工艺推广平台
  工艺品的价值体现更多的是它的文化附加值和技艺高估值,近年来,我市在推进传统工艺振兴的过程中,突出强调要讲好潍坊故事,要让潍坊的传统工艺品活起来、传出去。
  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1000余所中小学开设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教学课程,设立非遗校园职业教育实践基地,开启了校园传承新模式。
  利用传统民俗节庆、文化遗产日等节点举办各类节俗活动,让观看传统技艺、听传统故事、消费传统产品成为群众节日习惯。充分利用风筝会、鲁台会等节会平台开展传统工艺展览展示。积极组织手工艺项目参加奥运会、世博会等国内外大型节会,先后到30多个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宣传,提升了潍坊传统工艺的知名度。
  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打造了中国印象商城潍坊店等一批互联网商业销售平台,向世界各地推销具有潍坊地域特色的非遗产品和传统工艺产品。千余家传统工艺企业通过公司网站和产品销售网站,建立起了完善的产品网络推广系统。目前,通过互联网从事潍坊风筝销售的商家有1200多家,年画有150多家,潍坊核雕49家,互联网已经成为潍坊传统工艺产品交易的重要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风筝、年画、剪纸等民众普遍参与的项目从业人数均达到数千人的规模,目前传统工艺类企业和家庭作坊达到1847家,年产值达到250多亿元,安排就业总人数5万多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