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
 
标题导航
刘运主持召开全市预制菜 产业发展工作视频会议
全市疫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寿光获评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县
青州集聚高质量人才资源助力产业发展
国家安全知多少③
全面实现“链”上开花结果
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潍城培优做强先进制造业赋能高质量发展
高新区:谱好动力“三部曲” 奏响发展“最强音”
2022年03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新区:谱好动力“三部曲” 奏响发展“最强音”
  山东华滋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一线。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杰
 通讯员 李赟 陈鹏 尹婷婷 文/图

  近日,潍坊高新区公布了2021年财政数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位次跃居全市第二,完成71.3亿元,增长18%。其中税收收入64.1亿元,占比近90%。
  数字见证发展之势。高新区以全市不到1%的土地,贡献了全市1/10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1/8的税收收入。去年以来,全区上下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干在实处,拼在一线,心无旁骛谱好动力“三部曲”,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科技“奏鸣曲”——
向“亩产”要效益

  惊蛰刚过。走进潍坊鑫精合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台40米长的大型龙门式激光复合加工设备和40台激光3D打印设备流畅运转着。
  “上线的是金属粉末材料,下线的是整个飞机骨架。”公司副总经理辛立志指着眼前的一台“庞然大物”说,“一个产品出来价值上千万元。”言语间满是兴奋。
  航空航天产业几乎是“零基础”的高新区,为何能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无中生有”,还“变”出一个总占地4640亩的产业园区?
  答案是资本招商,聚环成链。依托国有公司成立产业基金,发挥资本对优质项目的敏锐嗅觉,筛选甄别优质项目精准引进。鑫精合落户高新后,其上下游企业明日宇航、宇航推进等接连入驻,智能制造产业链迅速形成,进而实现“内循环”。
  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背后,也折射出高新突出高端高质高效、以“亩均论英雄”的发展新逻辑。以“亩均论英雄”,发展高科技,资源要素保障是关键。然而,高新区在要素总量一定、甚至土地资源不占优势的前提下,如何向“亩产”要效益,寻求要素配置最优解?
  惟有创新!科技创新是高新的鲜明特色,从潍柴、歌尔、天瑞重工等企业中可见一斑。
  据了解,去年,高新区全力支持关键技术研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已获批市级以上各类计划项目509项,企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7.25%,聚集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80家,其中“国字号”10家……
产业“协奏曲”——
“链链”不舍聚资源

  在刚刚发布的全省首批“好品山东”名单中,高新独揽“三好”,其中一“好”由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制造,其“磁悬浮动力装备”堪称“好品山东”中的智慧担当。
  从2008年入驻高新至今,天瑞重工深耕高端凿岩和磁悬浮两大领域,突破了一系列长期被国外“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难题,跻身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瞪羚企业”行列,其磁悬浮技术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入选2020年度山东“十大科技成果”。     
    “潍坊造”在创新引领中熠熠生辉,制造业成为高新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目前,高新区已梳理出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2个千亿级产业链和新材料、生物医药、磁技术3个百亿级产业链。同时,建立“链长制”,绘制产业链发展图谱,并在要素保障、市场需求、政府帮扶等领域发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同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高新引项目、强产业、育生态马不停蹄,去年总投资1835亿元的224个项目快速推进。“我们还通过开展产业链调研,确定产业链上的龙头骨干企业作为‘链主’,高效协调资源,为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通‘肠梗阻’。”高新区经发局工信科科长王振德说。
发展“交响曲”——
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一个地区,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民生改善,都离不开财政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从资金流向看“新之所向”,行稳致远的潜力清晰可见。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力“四新”经济,高新借助“先天”优势,在潍柴、歌尔等强企带动之下,产业链细分领域高企不断涌现;深挖新兴产业,在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更多新生力量不断成长壮大。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快速发展的高新,以民生作为改革发展的内在逻辑,奋力写好民生答卷。
  “尽管从这里到宝通东街只有不足300米,但以前这里却是一条‘断头路’。经过区里去年改造提升后,现在我们出门就可以直达宝通街,再也不用绕路了。”在樱前街与高一路交叉口南,正在散步的附近小区居民刘树栋笑着说。
  围绕攻克市民头疼的交通拥堵顽症,高新坚持系统“治堵”,探索建立城市精细化道路建设、管理机制,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去年新建扩建道路22条,提升改造道路21条。
  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2021年,高新区拿出20.06亿元投向民生领域,民生改善力度空前。从“小蓝框”“遮阳棚”“环卫驿站”到提高环卫工人工资待遇、免费更换燃气软管、实行公厕24小时开放、220座新式智能公交站亭亮相等等,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厚实。
  守民心,重实干,聚焦“一老一小”、特殊困难群众,深入排查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领域突出问题,高新重点民生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我为群众办实事”件件办进了百姓心坎里。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