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冰 通讯员 丁栋 文/图 全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阳光融和医院按照市、区统一调度,先后派出超过800人次医护人员支援青岛市莱西和我市潍城区、高新区等地,赶赴100多个核酸采集点,完成核酸采样20余万例。与此同时,医院全力保障正常医疗收治科学有序进行,院内医疗秩序一切正常,就诊患者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为广大患者及家属吃了一颗“定心丸”。 特殊时期,阳光融和人展现了阳光担当、融和精神,他们听从指挥、科学应对、凝心聚力、勇担责任,在各条战线,同心战“疫”!他们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典型,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 手术室护士长吴静: “潍坊需要我们, 我们需要有担当” 3月11日周五,获知潍坊开始有疫情出现,手术室护士长吴静第一时间给护理部打电话,表示:“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带队去支援。” 从这一个电话开始,吴静身体力行践行了责任和担当。 ——因医院核酸检测排队人员很多,吴静主动到院内检测点帮助登记到夜晚11:00。 ——3月13日,休息日。因担心医院核酸检测排队人员多,吴静从家里主动到现场维持秩序至下午14:30。下午15:30她又到社区进行核酸采集,工作至晚上11:00。 ——3月14日,早上7:30至晚上11:00,她继续在社区进行核酸采集。 …… 这是抗疫中吴静的轨迹,不是在一线,就是在赶赴一线的路上。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她说:“哪里需我就到哪里,哪怕是维持秩序,能减轻他人的一点工作压力,我也能有一点欣慰。”吴静说:“面对疫情,只有一个理念,那就是医院需要我们,潍坊需要我们,我们需要有担当!” 骨科中心护士长武敏: “全员无休,一定给患者最好的服务” 3月15日下午,骨科中心收治13位转院患者,均是骨折病人,大多伤后1周到2周,急需手术治疗。 夜间接3例严重手外伤病人,急诊顺利完成了手术,再植手指和移植的皮瓣血运良好。 …… 骨科中心全员在岗,全员奋战! “我们医生非常辛苦,任志勇主任带领大家,全天在岗,晚上急诊手术,白天还要值班做手术,好在这些病人都处理妥当,非常满意。”护士长武敏说:“中心主任废寝忘食,带领大家相互配合,齐心协力,骨科中心一定要用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赢得患者满意。” 转院来的患者,孩子居多,很多伤后一周都没能及时做手术,有位老人伤后半月都没能做上手术,家属非常着急,手术治疗迫在眉睫。骨科中心全体医护人员严格防控要求、协调防护用品、安顿患者、沟通家属、安排手术、代为订餐…… “疫情之下,既然留在院内,我们就一定会做好每一位患者收治,让大家安心!”武敏说。 科教部员工卜林婷: 76个孩子的“婷妈” 科教部员工卜林婷,负责实习学生管理工作。疫情发生后,作为一名有十多年经验的护士,积极报名,成为第一批赶赴潍城的志愿者,截至3月16日,已经高强度、长时间连续在岗6天。 疫情之下,时间就是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采集,多采一份,就多一分安心。凌晨2:30结束采集,早上5:30起床集合,从潍城无缝转战高新,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是常态。工作结束后,不管多晚,她都会再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与留守医院的科室同事沟通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安排学习计划。对学生实行“云管理”,她从日常防疫到生活学习,事无巨细,被学生们称为“婷妈”。 作为74个学生的“婷妈”,自己本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上初一,小女儿只有三岁。妈妈奔赴一线,孩子一夜长大,大女儿上网课,还要照顾妹妹。 “74个学生和两个女儿都是我的孩子,结束一天的工作后,脑子里都会想一遍他们,一个都放不下。”卜林婷说:“我坚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战胜疫情。” 患者服务中心员工孙坤: 孩子成了“小医生” 患者服务中心员工孙坤就是阳光融和医院第一批支援潍城队伍中的一员,他的爱人也是一名医护工作者。从3月11日,孙坤和志愿队到达核酸采样点后,就再也没有休息过,同为医护工作者的爱人也是连轴转,老人因为疫情防控,不能帮忙看孩子。无奈之下,只能暂时让妻子带着孩子上班,成了科室的“小医生”。 孙坤是阳光融和医院的普通员工,正是每一个普通的人有了这种不普通的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才汇聚起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