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疫”保供应 发展不负春 |
——我市商务系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商务经济发展 |
|
健大精密电子(山东)有限公司是高新区的一家外资企业,疫情期间,一批货拟由苏州运输到潍坊,货物车辆无法顺利通行。接到企业诉求后,高新区投资合作局立即向区疫情防控专班及区交通服务办公室出具书面申请函,并派局工作人员去高速路口对接,将运货车辆引导至厂区,全程闭环管理,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同时为企业免费提供酒精2桶、口罩1000个、手部消毒液等防疫物资。 安丘景芝酒业在办理增资手续时,因疫情原因,外方材料无法按时送达,市商务部门积极协调市市场监管局帮助企业容缺受理,仅用一天时间就办理完成增资手续。 据了解,依托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全市商务系统建立“一对一”精准服务机制,外资企业从平台反映问题后,市、县商务部门联动协作,第一时间快速协调办理,及时有效助力企业发展。到目前,已帮助23家外资企业协调解决30个问题。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好田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商务部门时刻不放松外资项目的推进落实。当前,纳入省考核指标的日韩、制造业、欧美到账外资、房地产控制指标均保持优良比例。其中,日韩到账外资3502万美元,占比36.31%;制造业到账外资8187万美元,增长46.27%;欧美到账外资333万美元,占比3.45%。 “疫情的冲击不可避免,但影响是阶段性的,我市商务事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大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市商务局外贸科科长王丽芹说,商务部门还会同相关部门,加紧落实财税、金融、保险、便利化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支持。 踏“疫”疾行 以新业态新模式开拓发展新空间 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疫情发生以来,一些新业态、新模式逆势成长,不仅顺应了民生需要,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受疫情冲击,外贸企业通过线下渠道开拓国际市场受阻,而跨境电商渠道则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和线下境外展会取消的束缚,成为外贸企业拿订单、扩出口的重要渠道。对此,我市商务部门高度重视和政策加持,鼓励电商和跨境电商跨越式发展。 我市加大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实施跨境电商引爆工程,研究制定《跨境电商双“万千百十”工程实施方案》《跨境电商“突破双千”工作方案》,修订完善了《潍坊市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全市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促进外贸企业转型发展,加大跨境电商大卖家、大平台招引力度。 目前,潍坊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正式组建运转,“京东·华东区产融中心”等项目签约落地。此外,我市还积极组织参加省级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公共海外仓等重点跨境电商培育主体申报,推荐4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6个跨境电商平台、6个公共海外仓参加省商务厅评选。积极开展市级外贸新业态主体培育,评选认定一批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跨境电商平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海外仓新业态主体。推动建设“一县一品”跨境电商产业园,加大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卖家的招引力度,推行“产业带+跨境电商”发展模式,推动跨境电商跨越发展,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部署,商务部门还加强了进口商品防疫措施监管,在全省率先制定了《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静置期制度操作规程》,严格防范输入风险。 “抓好疫情防控和生活必需品保供,为发展营造了稳定环境。做好企业服务、抓好经济发展,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两个战场相辅相成,商务系统鏖战正酣!”冯波表示,商务部门将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在全力做好应急保供等各项工作的同时,坚持防疫不松懈、发展不停步,更好地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