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拎稳“菜篮子” 装满“菜盘子” |
——寿光全力打造预制菜产业高地 |
|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生 “因航空运输的特殊性,方便快捷的预制菜已成为了各航空公司的首选之一。”3月21日,在寿光亿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预制菜包装车间,该公司总经理桑德丰告诉记者,他们的预制菜已进入国内航空餐菜谱,是国内航空配餐龙头国航中央餐厨的重要预制菜供应商。 从冬奥会餐桌,到省“两会”热点,预制菜加快走进人们的视野,也让更多人关注到我市预制菜产业的亮眼。其中,寿光作为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主阵地,作为全国的“菜篮子”,在预制菜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走在了全市前列。 高点谋划 加快向全产业链延伸 “西兰花营养价值非常高,冷冻西兰花经过了高温灭菌,开袋即食,也可以小火炒一下,清爽解腻不上火。”“这个冰鲜水果系列,都是由新鲜水果制成,可以当果酱直接食用,也可以混合适量的水做成现榨果汁。” 在亿龙食品的预制菜品展示厅,桑德丰向记者介绍着一件件预制菜的制作方法。这里有60余种预制菜品,可根据客户的订单和需求,由冷链物流配送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以及欧盟、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2021年,我们预制菜产业实现产值78.8亿元。”寿光市发改局局长张茂海告诉记者,立足蔬菜产业优势,寿光大力发展净菜、鲜切菜、预制菜品牌,积极研发活体菜、富硒蔬菜、鲜食蔬菜等优质菜系,实现了从原始食材到预制菜品的全产业链延伸。今年以来,寿光把发展预制菜产业作为产业强市的重点,常委会专题研究预制菜产业发展情况,组建工作专班,确定重点项目,集中资源,顶格推进。 据了解,寿光现有预制菜骨干企业近30家,包括蔬菜产业集团、亿龙、天成、天惠、鲁盛农业、金投御达祥等。其中,金投御达祥及全福元生鲜冷链配送中心的中央大厨房全年配送量达3500吨,年销售额超5亿元。 在金投御达祥中央厨房,记者看到了一棵菜从“菜篮子里”到“菜盘子上”的变化。从蔬菜基地收割下来的芹菜,经过手工摘叶后,被放到了切菜机传送带上,通过流水线分切,很快变成大小均匀的芹菜段;再经过冰水洗、喷淋洗、气泡清洗、臭氧灭菌四道工序,由工人打包,切好的芹菜段和其他经过处理的蔬菜、肉产品一起,很快由冷链物流车直接送到企业、学校食堂和商超卖场内。 创新赋能 全面抢占行业竞争制高点 “像叶菜类蔬菜,对保鲜要求非常高,所以我们每天凌晨4点进行加工,2个小时后和其他菜品一起配送,最快3个小时就能配送至市民餐桌。”金投御达祥公司办公室主任陈云瑞告诉记者,根据蔬菜的特性,所有预制菜采取不同时段的加工方式进行加工。 寿光作为蔬菜之乡,又拥有“买全国、卖全国的农业物流优势”,蔬菜产业、食品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发展预制菜产业,优势突出。持续放大优势,该市建立起预制菜品工业化量产的现代化生产体系,研制发布一批蔬菜类预制菜相关标准,全面抢占行业竞争的制高点。 桑德丰告诉记者:“从最初的蔬菜初加工,发展到现在,亿龙食品的崛起,离不开寿光推动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大环境。”如今,亿龙食品已发展成为冷冻果蔬、冷冻油炸蔬菜、水果杯软包装罐头三大系列,且均已通过BRC、ISO22000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集果蔬种植、生产加工、科研开发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出口龙头企业。产业的蓬勃发展,企业的稳步崛起,无不彰显寿光在预制菜领域的实力担当。瞄准行业竞争制高点,多个预制菜大项目、好项目快速推进。 “很快,在预制菜产业上的‘寿光标准’‘寿光元素’‘寿光品质’,将会像蔬菜产业一样多、一样好。”寿光市副市长鞠洪刚介绍,将充分发挥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等平台作用,持续研制发布蔬菜类预制菜相关标准,努力争第一、当龙头,为全市打造预制菜“国字号”产业高地贡献寿光力量。 突出三大产业链条 打造300亿级的产业集群 3月9日,全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视频会议召开,桑德丰作为寿光预制菜企业代表,在寿光分会场收听收看了视频会议。 记者采访了解到,把发展预制菜产业作为产业强市的重点,寿光突出蔬菜、肉类、水产三大产业链条,聚力打造300亿级的产业集群。 “种植、养殖和沿海水产,寿光都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形成了叠加优势。”鞠洪刚告诉记者,围绕蔬菜预制菜、肉类预制菜、水产预制菜三大产业链条,寿光正谋划建设三个预制菜产业园,全面配套物流、仓储、包装、电商、金融等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区域内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打造全域预制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