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战“疫” 勇当先锋 |
——潍坊学院6名博士积极投身安顺校区疫情防控一线 |
|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清春 通讯员 徐安娜 付文艳 文/图
使命召唤,勇当先锋。在潍坊学院安顺校区抗疫需要支援的关键时刻,学院刘炳强、侯国亮等6名博士积极请战,第一时间加入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勇担防疫责任,奔赴战“疫”前线,用实际行动筑牢学校防疫堡垒。他们是博士,也是抗疫的先锋“战士”,更是潍院数百名奋战在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的代表。 校园安保的“守卫者” 刘炳强 3月20日傍晚5点50分,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刘炳强博士得知安顺校区抗疫需要人员支援后,主动请缨前往。他简单打包好行李,赶赴集合地点,晚上7点,便与其他30名教职工一起坐上了发往安顺校区的专车。 来到安顺校区当晚,得知安保人员暂时较为紧缺,他主动请求下沉到抗疫一线,立即投入到校园安保工作之中。 “谁说博士不能干基础工作,抗疫战斗中无小事”。工作过程中刘炳强始终保持着工科博士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疫情期间校园大门口的管控十分重要,他与原有门卫同志一起对出入人员进行信息详细登记与体温检测,认真查验健康码与行程卡,对出入车辆进行全方位的消杀。为了保证学生核酸检测时保持安全距离,刘老师还带领学生志愿者们绘制了大量清晰的三米线进行提示。 刘老师经常是晚上在大门口通宵值班,第二天上午睡几个小时后,下午又匆匆赶往学生核酸检测现场进行秩序维持。“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忙碌但充实,疲惫却心安,参与抗疫工作的每一天对于我都是一次全新的锻炼,看到校园逐渐恢复往常,我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觉得这样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照亮前进的那束“光” 侯国亮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侯国亮博士也是首批奔赴安顺校区疫情防控突击队中的一员。3月20日下午6点,正在家里忙着为爱人准备生日晚餐,满心欢喜地期待着爱人回家一起庆祝时,接到了学校征求个人意愿的电话,他没有犹豫,甚至没有给自己思考的机会,疫情就是命令,“我去!” 侯国亮在转运组担负校内体温异常学生的校外转运任务。他深知这份任务的艰巨与危险。虽然防护服、口罩、防护面罩、鞋套等全副武装,即使保持安全距离,内心也难免有一些紧张与不安。晚上11点,他们的首次任务完成,这时他才感到双腿发僵,饥饿难当。已顾不上饭菜是否还热,他和同组的两位同事,在传达室匆匆填饱肚子,急忙赶去参加突击队的第一次全体会议,直至凌晨一点多,会议室依然是灯火通明,大家逐一对分配工作的了解情况、开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带队领导对工作纪律、工作质量提出了要求,大家纷纷表示了极大的抗疫信心和决心。 每天的工作都是紧张而忙碌的。穿戴好防护套装进入隔离区,完成任务出来已是筋疲力尽,侯国亮不由自主地一屁股坐在楼门口的台阶上,这时他才感觉到,浑身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 “这就是我们的抗疫工作,有条不紊、有序高效、不怕困难、冲锋向前。在黑暗之中总要有一束光,照亮大家前进的道路,我也想成为那束光,照亮更多人,让他们也挺身而出。” 我是党员,要冲在最前面 尹鹏阁 尹鹏阁博士,2010年9月来校工作,现为人事处职工。“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现在就该冲在前面、干在实处。”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克服困难积极投入到抗疫前线。 来到安顺校区当晚,尹鹏阁迅速投入到工作中。服从组织安排,听从指挥,发挥多年从事行政事务性工作的经验和优势,他协助被隔离在办公楼的同事进行各类信息数据的统计报送、布置会场、综合协调各项会议的高效召开。 “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艰苦、哪里最需要,党员就要往哪里去。”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安顺校区4号公寓是安顺校区最严格的管控区域之一。因为有大量新调拨的物资要发放到学生手中,工作量大,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安排谁去?尹鹏阁毫不犹豫,主动要求前往。担心他防护经验不足,领导一再嘱咐他:“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尽快将物资送到学生手中。” 穿上防护服,摇身变成“大白”。进入公寓一层一层、一个一个地敲开学生宿舍门,两个半小时的忙碌,将急需的防疫物资及时送到学生手中……事后他感慨,“当‘大白’太不容易了,穿着防护服像蒸了一次桑拿。” 在安顺校区的抗疫工作中,他扮演着多重角色,校园的快递小哥、环卫工人、送水工、送餐工、资料整理员等等。抗疫的时时处处,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默默地为抗疫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隔离区的“心理疏导师” 高欢 “哈哈哈哈……”阵阵欢笑声从楼道里传出,原来是一位“大白”借送饭的机会和居家健康监测的同学们欢乐地交谈。即便隔着口罩和护目镜也能看出他和蔼可亲的笑容,感受到他带给同学们的温暖和安心。这位可亲可爱的“大白”就是潍坊学院体育学院教师高欢博士。 高欢被分配到防疫的最前线,负责照顾居家健康监测区人员的生活起居,及时跟踪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健康状况。 清晨,快速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和护目镜,高欢一天的防疫工作从为居家健康监测人员逐个送早餐开始。一日三餐,他要一份一份地从一楼取上,然后逐个楼层送到房间,把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垃圾收集起来统一清运,同时还要负责所有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一日三检,做好详细记录,为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健康追踪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每天如此反复,一天下来,常常顾不上喝口水,更没时间坐下来歇歇。尽管如此,他还是在繁重工作的同时牵挂着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因此他借送饭、补给生活用品、辅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和收垃圾的时间,给同学们普及防疫小知识,缓解他们的焦躁情绪。 面对学生焦急的情绪,高欢及其他队员总是用积极的态度予以答复,耐心讲解疫情防控要求,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对于学生的需求,他们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或给予答复。“大白”成了学生谈心的好朋友,学生也喜欢跟这位亲切的“博士大白”开玩笑。 “有的同学看到我们穿得密不透风坚持工作,就塞给我们水喝;有的同学在听过防疫知识后连声道谢……这一切都让我感觉到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值得的,我们都为能参与到这场抗疫战斗中而感到自豪。” 居家健康监测中心的“大管家” 韩锴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韩锴博士,来到安顺校区当晚,主动要求承担最具风险的工作,下沉到抗疫最前线。凌晨1点多,他住进了该校区的居家健康监测中心,近距离服务在此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因为居家健康监测人员不允许出房间门,所有的物资都需要工作人员送到门口,作为居家健康监测中心的“大管家”,事无巨细都要由韩锴带领的管控服务小组负责,随时解决监测人员的问题和需求,一日三餐的发放、垃圾回收、打扫卫生,一日三统计,核酸检测、防疫消杀更是样样不漏。穿着防护服每天上下五楼无数次,汗透衣背是常态,困了就合衣坐在凳子上眯一会儿。 韩锴虽处在封闭区,却时时能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振奋力量和强力支撑。担心学生们经过长时间的封闭隔离,可能心浮气躁、担忧害怕,韩锴都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承受怨言和责备,可实际上学生们都很乐观坚强,全力配合和支持抗疫工作,每当收到物资时,都不忘在群里说声谢谢。有这么可爱的学生,韩锴老师感觉更应当和学生们在一起,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存在与陪伴,向学生们传递着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双向的努力,更坚定了我的信心,眼下最高兴的时刻,就是有学生居家健康监测期满,安全无恙顺利离开。” 潍院精神的传承者 葛厚余 传媒学院教师葛厚余博士来校参加工作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作为一名新进的年轻教师和初来乍到的潍院人,在校园疫情防控面前,他毫不犹豫,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投入到安顺校区的抗疫工作中。 葛厚余在保障组的物业部门,负责整个校区的卫生工作,垃圾清运、道路清扫、餐厅卫生清理……这项工作范围广,工作量大,葛厚余始终要求自己精力体力都在线。每天清晨五点起床,穿戴好防护服后开始一天的垃圾清运,完成校区两千多名师生每天日常垃圾的清运,八点半开始打扫餐厅,餐厅的桌凳要逐一进行擦拭消毒,之后清扫校园环境卫生。葛厚余博士说:“虽然这份志愿工作又脏又累,但只要是抗疫需要的,我们就会义无反顾,作为潍院人就要发扬潍院精神,能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我感到非常荣光。” 这个学期葛厚余老师还担任着十个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和两门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如此多的工作头绪,作为一名刚入职的年轻老师来说是有一定的压力的。为了更好地能够完成教学工作,葛老师在志愿服务休息的间隙,认真研读教材,做好线上教学的备课工作。他说,要做到“文能教书育人做科研,武能抗击疫情守校园。待到疫情好转后,我会专心科研工作,更好地为学校和社会作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