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让教育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潍城区潍坊外国语中学:学习抗疫精神 争做防疫先锋
坊子区:班主任的一天
昌邑市育秀学校“四航行动”助力线上教学
全力以赴 同心抗疫
安丘一中 春天校园里耀眼的红
2022年04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丘一中 春天校园里耀眼的红



  □通讯员 李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安丘一中高三年级全体教师闻令而动,113名教师全部参与到学校封闭管理中,每个人都像是一枚螺丝钉,紧紧地拧在自己的岗位上,全程陪伴学生冲刺高考。
“妈妈在哪,哪儿就是家!”
  孙晓晓是安丘一中高三年级的语文教师,担负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一个上小学二年级,一个刚满2岁。接到学校封闭管理的通知时,孙晓晓的丈夫因疫情隔离无法回家,家中65岁的婆婆身体也不是很好,难以独自照料两个孩子。一边是正在备考的学生,一边是需要照顾的家庭,孙晓晓看了看戴在胸前的党徽,义无反顾地收拾行囊,带着婆婆及两个孩子入住到学校公寓。
  “我不仅是一名人民教师,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我要带头冲在前面!”孙晓晓朴实而又坚定的话语,透露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刚到学校时,2岁的小儿子经常在夜里哭闹不止,一直喊着“要回家”,孙晓晓哄着他说:“妈妈在哪,哪儿就是家!”。
“爸爸,有您我骄傲!”
  马秀华是安丘一中高三年级的化学教师,参加工作20多年,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2022年元旦前,马老师6岁的女儿查出眼睛弱视,医生要求每天到训练机构做康复训练,还要在家里做灸疗。接到学校封闭管理的通知,马秀华心里有点犹豫,女儿正是需要治疗的时候,带着她进了学校,就不能做康复训练了。
  马秀华73岁的老父亲当过兵,是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前期,他患了脑血栓刚刚出院,身体还在恢复中。看到女儿的犹豫,老人家斩钉截铁地说:“那么多孩子还要等着高考,我们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打退堂鼓。”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马秀华看着父亲的背影,心里暗暗地说:“爸爸,有您我骄傲!”
坚强的辣妹子
  彭菊是安丘一中高三年级的生物教师,她的丈夫常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上初中的儿子,年幼的女儿对妈妈更是深深的依赖。面对封闭管理的现实,彭菊说:“2020年湖北疫情暴发,全国驰援湖北。身为一名湖北人,心中一直藏有无法述说的感激和谢意,这次,我一定陪学生共同抗疫,助力学子高考梦圆!”
  彭菊毅然带着年近80岁高龄的婆婆和一双子女入住学校宿舍楼。年幼的女儿经常抱着彭菊不放,为了不给学生耽误一分钟,她挣脱掉女儿的小手,转身奔向课堂。她说:“当年医护人员转身赴武汉,面临的是生命的威胁,而我的转身只不过是孩子的哭闹!”每当领导问她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着解决,她总是笑呵呵地说:“我们学校上下一心,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没有什么困难!”
柔肩挑重担
  李银平是安丘一中高三年级的语文教师,有两个孩子,大的6岁,小的2岁。她接到封闭管理通知时,丈夫正在成都出差,赶不回来,李银平毫不犹豫地带着两个孩子和婆婆住进了学校,她白天按时上班、上课,从不耽误学生一节课,晚上哄孩子睡下了,无论多晚都要备好第二天的课,批好学生作业,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学校和家庭的重担。
  李银平还经常利用课间,找学生谈心谈话,缓解学生的备考压力,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告诉他们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让他们放心。她把绝大多数的时间都给了学生,虽然自己孩子就在眼前,却很少抽出时间照看。
  舍小家,顾大家。这句平凡而伟大的话语,背后意味着牺牲奉献,无怨无悔。还有很多教师带着孩子坚守在学校高考第一线,她们像春天的使者,成为这个季节最靓丽的风景线。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