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静
长城就在我们身边。保护好长城,建设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守护好我们的文化根脉,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长城、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等山东段建设。” 齐长城潍坊段全长160公里,涉及诸城市、安丘市、临朐县3个市县。先辈们留下了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是我们的荣耀,我们必须守护好、保护好、传承好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目前,我市已出台了加强齐长城保护管理的意见,制定了保护性开发方案,完成了8段约16公里文物本体修缮工程。但在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核心是保护。“知敬畏”才能“守底线”。齐长城是文物,就该按照文物的方式,对长城价值、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全面保护,既要健全制度、压实责任,又要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逻等信息技术,提升齐长城保护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水平。 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活态传承和弘扬是生命力。齐长城历经千年时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要通过多种方式开展齐长城文化研究,围绕齐长城沿线历史文化、风土民情、发展成就、时代风貌开展文艺创作,引导鼓励更多热心人士参与进来,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要在“融合”上下功夫。文旅融合区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创新发展地带,做好“融合”的文章,是促进乡村振兴、推进文化“两创”的现实举措。齐长城经过的地区,共有景区村庄81个,占全市的47%,旅游资源丰富。把国家文化公园建好了,就能更好赋能乡村振兴,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而通过传统工艺、现代工艺,培育开发齐长城文化特色伴手礼、文化创意和旅游商品,可以有效提升我市文创商品和品牌影响力。 此外,还要注重打造标志性景观,对沿线的一些项目如临朐的薰衣草小镇、安丘的青云山片区、诸城的蔡家沟艺术试验场等,探索植入新的发展业态,做好提升策划、二次开发。同时顺应新消费趋势,策划更多新项目,提升对市民群众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