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2022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启动
我市首个海上风电场开工建设
寿光:38个大项目集中开工
滨海:数字化赋能企业安全管理
潍坊首个电动汽车综合服务中心试运行
大范围暴雨来袭
提振争创一流精气神
山东2022夏季高考分数线划定
青年创业园“成长记”
2022年06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创业园“成长记”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 文/图

  寿光市古城街道前疃村村西的一个大棚园区与众不同:这里有最先进的大棚,云集了“80后”“90后”最新锐的菜农,被称为青年创业园。青年创业园的成长之路,印证着乡村振兴落地落实的点点滴滴,更彰显着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有力。
  殷金华和妻子张玉洁都是“80后”,前些年做种苗生意,2016年,村党支部出台的一项产业规划,拨动了夫妻俩回乡务农的心弦。殷金华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村里响应寿光‘大田改大棚、旧棚改新棚’的号召,流转土地搞种植和养殖,吸引在外青年人回来种棚,水电路等配套由村集体负责,村党支部还与寿光市农村商业银行结对共建,整村授信,提供低息贷款,让我们放手创业。”
  古城街道是著名的“西红柿之乡”,前疃村作为产业强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一直有较强的凝聚力、向心力,这次加上各项优惠政策,当年便吸引了殷金华、杨晓丽等10名青年人回村建大棚。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提高种植和管理水平,前疃村党支部让具有种棚经验的“70后“给他们当网格长,以老带新。
  返乡青年人的新生活,从种棚开始。当年,10个新式大棚平均收入20万元,最高的一个达到27万元。从此,村里每年都有年轻人返乡,加盟青年创业园,园区从50多亩发展到近千亩,“80后”“90后”菜农从几个增加到42个。
  创业路上有甜也有苦。前期,疫情带来巨大影响,村党支部书记殷凤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街道和有关部门支持下,他拿上通行证,亲自去高速路口接大货车到村里,及时把西红柿运输出去,既稳产保供又保障了菜农收入。
  前疃村下大力气推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品牌打造,也是包括青年人在内的所有菜农感到有奔头的关键。据青年创业园网格长殷玉龙介绍,合作社蔬菜检测室是寿光第一家村级蔬菜检测室,他们注册“古硕”和“吉星坡”商标,实现精准化定位、差异化销售。与青岛大润发超市、上海清美超市等购物平台和连锁商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一年四季不间断供应。前疃村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获评“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