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绿满乡村”实践价值探究
“为人民服务”要注入时代精神
提神振气勇担干事创业的“潍坊使命”
学习百年党史锤炼党性修养
2022年07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人民服务”要注入时代精神
——重读《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总结过去五年是“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仰仗人民,惠及人民、造福人民”的砥砺实践,明确未来五年“走在前、开新局”的发展思路是“把握一项根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无论过去还是将来,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变,人民至上、造福人民的执政理念没有变,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路线没有变,造福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再次重读《为人民服务》一文,仍能从中获得前进的力量。
  时刻牢记党的宗旨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历史充分证明,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机制,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难题、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走在前、开新局”。
新时代的牺牲精神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入党誓词中提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新时代依然有“战场”,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防汛救灾……时时、处处、事事都充满着“小我”和“大我”的取舍,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甚至是社会利益的选择。新时代的牺牲精神体现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名利面前宁静淡泊,更体现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正气充盈、活力迸发,担当实干、奋勇争先。
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推进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贯通融合,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二是克服一个“怕”字,敢于抛开面子揭短亮丑,动真碰硬敢于交锋,深挖根源触动灵魂。三是讲求一个“真”字,讲究方法,讲究场合,讲究火候,讲究分寸,增强党内凝聚力。四是突出一个“改”字,立查立改、即知即改,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要有涉险滩的勇气和信心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决不能丢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必须握紧历史接力棒,咬定目标、脚踏实地,要有舍我其谁的豪气,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勇当先锋、争作表率。要有开拓创新的锐气,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在“跑”和“拼”中闯出新天地。要有敢于斗争的胆气,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任何困难挑战面前不低头、不退缩,在斗争中前进、在斗争中胜利,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

   (作者单位:中共高密市委党校)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