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化·品牌化·生态化 |
——寿光市纪台镇提升蔬菜产业核心竞争力助推乡村振兴 |
|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 文/图 在蔬菜之乡寿光,以“棚海”而著称的镇街中,纪台镇榜上有名。除了规模优势,这里还有在农业物联网领域领先的顶级企业,有“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金招牌和众多蔬菜品牌,有“三驾马车”驱动的大棚秸秆资源化利用成功探索……以智慧化、品牌化和生态化为支点,纪台提升蔬菜产业核心竞争力,助推乡村振兴。 智慧化 聘请15名有在阿里和腾讯工作5年以上经历的技术人才,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国内除阿里云、腾讯等为数不多,省内唯一一家自主研发大数据平台的农业科技公司。在纪台,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励志故事,故事的主角是“80后”农民企业家、翔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朋朋。 “现在人们‘玩棚’,一般用手机APP来操作,我们的大数据平台更先进,具备自主计算能力,主动管理,完全摆脱人工。举个例子,园区西红柿需要灌溉了,系统平台会对土壤检测数据进行主动运算,根据计算结果自主灌溉,不需要人去控制,种出来的菜更优质!“翔天科技技术副总肖建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他们农业物联网的独到之处。 农业智慧化的关键是芯片。翔天科技的农业物联网平台,不但从芯片编程到终端应用全部自己研发,而且把先发优势扩展到农业装备,园区里的水肥一体机、打药机等全部自主制造,这样“软”“硬”结合,不但带动本地产业升级,而且在国内外市场叫好又叫座,其中他们生产的全球第一台毫升级的水肥一体机,出口近10个国家和地区。 品牌化 夏日炎炎,寿光供销纪台为农服务中心配套项目加快推进,该项目包括旨在强链补链的预制菜板块。在竞争激烈的预制菜产业占得一席之地,纪台是有底气的:拥有众多蔬菜品牌,预制菜项目由“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寿光令欣蔬菜专业合作社参与投资运营,一开始便站在了巨人肩膀之上。 “令欣蔬菜专业合作社走的是‘党支部+’的路子,以组织化推动品牌化、标准化落地落实,在前期上海疫情保供等重要关口,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组织能力。”纪台镇农委的王晓琪告诉记者,项目运营方与碧桂园集团、盒马鲜生、美团社区等线下线上平台签订供货协议,并与盒马鲜生签订了“盒马村”(从订单农业到产地云仓)建设项目协议。 以党支部领办为核心,纪台镇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品牌培育上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拥有1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1家省级示范社;“寿光茄子”“寿光黄桃”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纪台长茄”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令欣合作社的彩椒、黄瓜、尖椒、茄子等多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生态化 夏天是瓜菜生产末期和大棚秸秆出清的节点,放眼纪台,当年那种秸秆占道、污水横流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了,这缘于他们创新推广秸秆直接还田、制作生物燃料、集中堆肥发酵三种资源化利用模式,书写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纪台路径”。 “我们村200多个温室大棚,秸秆全部直接还田了。”曹官村党支部书记李延平告诉记者,前几年他们与厂商合作,先后创新试验三代秸秆粉碎机,在本村一炮打响。镇上顺势而为,从面上推开,秸秆直接还田率达到60%,实现了节省农民费用、大棚肥料减量化使用、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产量等多个目标。 与茄科类蔬菜相比,藤蔓类大棚瓜果秸秆单纯还田效果不佳。纪台镇见招拆招,在堆肥发酵、研制生物菌肥上下功夫,形成了“秸秆原料化”“原料肥力化”的资源利用模式。同时,将垃圾暂存点的秸秆垃圾集中打捆后作为燃料运往火电厂,补齐了部分蔬菜秸秆同塑料薄膜等难分解物混合后无法直接还田的短板,实现了废弃秸秆的“燃料化”处理。为此,纪台镇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生态镇”“省农业产业强镇”“省级文明镇”等殊荣。 “纪台的传统产业是蔬菜,未来发展也离不开蔬菜。我们将把大棚装备产业园、预制菜等大项目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奋力攀登,勇争一流,为擦亮寿光蔬菜产业品牌和‘山东农业看潍坊’贡献‘纪台力量’!”纪台镇党委书记尹爱军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