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流击水逐浪高 奋楫扬帆再出发 |
——写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之际 |
|
|
青州古城偶园街一角。 (图片由市文旅局提供) |
|

|
|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潘来奎 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历经国内疫情波动,上半年各地“期中成绩”陆续公布。文旅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一举一动备受关注。 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市旅游产业增加值150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全市重点文旅项目172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00亿元,上半年完成50.8亿元,7个项目入选省级重点项目。疫情之下,潍坊旅游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6月26日至27日,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为全省文旅行业指明方向、提振信心。行动是最好的语言。一个月之后,经过前期精心筹备谋划,2022潍坊市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吹响了全市文旅行业走在前、开新局的嘹亮号角。 项目建设 咬定青山不放松 “皎皎岩下泉,无人还自洁。不用比三星,清光同一月。”千年之前,诸城这座北方小城迎来了大文豪苏轼,政治上的不得志与生活的转变没有使他沉沦,纵情山水间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写于诸城卢山的《卢山五咏·三泉》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在苏轼流连忘返的地方,规模庞大的诸城市竹山生态谷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呈现在世人面前。“目前项目已投资5亿元,完成了环山路、集装箱露营基地、房车露营基地、滑道、漂流等项目建设,下一步我们将加快竹山迎宾馆、温泉康养区的建设。”山东润竹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希明介绍,他们依托竹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将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产业发展,项目为要。2022年,全市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双百”工程,经过全面摸排和分析论证,筛选景区开发、旅游度假、乡村旅游、文旅融合、文化创意、功能配套、新业态等7大类项目,编印2022重点招商文旅项目册,梳理77个重点招商推介项目。上半年,全市文旅系统新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25.3亿元,引进人才30名。其中,安丘正大现代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在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签约。 一花独放不是春。旅游行业发展,需要串珠成链、连线成片,走区域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今年,寿光市、昌乐县被省文旅厅列入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诸城恐龙文化旅游区被省文旅厅列入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15个景区村庄入选全省“乡村好时节·上山下乡微度假指南”;12处景区露营地被省文旅厅在全网推广,数量居全省首位。 群山连绵,高峰凸显,潍坊旅游在规模和体量上呈现良好发展局面。 内外结合 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阳光、沙滩、蓝天、碧海,七月的潍坊滨海,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潍坊滨海旅游集团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拉动旅游消费,释放旅游活力。 “我们在欢乐海沙滩推出风味小吃一条街、后备箱集市、沙滩露营音乐趴;白浪河景区整合渤海之眼摩天轮、水上项目、文昌湖筑梦广场等旅游资源策划暑期夏令营、‘爱在渤海眼’情定1314等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滨海旅游度假观光。”滨海旅游集团市场营销部总监李美莹说,七月份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游玩人数接近50万人次。 疫情防控新常态下,如何激发文旅消费潜力?靠景点的单打独斗不够,还需要政府助一臂之力。6月2日,第六届潍坊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启动。650万元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抛砖引玉,预计间接带动消费1.7亿元。另外,在线下组织景区游览、文旅产品展销、文化艺术体验等活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强大合力。 旗袍美女漫步古城街巷,悦耳的琴筝之音飘荡在古城夜空,驻唱歌手燃情唱响夏夜最强音,夜色下的青州古城妩媚动人,7月27日开始的“夜间文化周”系列演艺活动让游客流连忘返。今年文旅消费季期间,全市将组织“城市文化·东亚之都”“文旅IP·创意潍坊”“漫游潍坊·智享文旅”“青春励志·青享生活”“夜游潍坊·不夜之城”“艺动潍坊·文化润城”“文旅惠农·乡创潍坊”等七大主题300多项活动。 不得不提,金融活水的注入,为旅游行业的复苏积蓄了力量。7月14日,全市文旅金融融合发展银企对接会举行。全市有融资需求的37个文旅项目中,24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获得授信55.64亿元,贷款余额41.31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5.2亿元,达成下一步授信意向23.54亿元。全市各银行机构增加对文旅重点领域的信贷资源配置,重点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星级民宿、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等项目建设。另外,利用“线上+线下”银企对接会、项目签约会、政策推介会等形式,为文旅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六大突破 勠力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疫情是“拦路虎”,但绝不是踟蹰不前的理由,唯有实干方能笃行。全市文旅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全省、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以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为目标,从六个方面实现创新突破,以实际行动走在前、开新局。 串珠成链,在打造江北地区最美自驾游线路上求突破。以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抓手,以“齐鲁天路”为轴,整合古城、地质、乡村等资源,建设南部山水旅游风光带,带动沿线乡村旅游突破发展,打造中国北方最美自驾游线路产品。 提升海洋旅游,在打响我市休闲海洋旅游上求突破。整合潍坊北部丰富海洋文化、渔盐文化、红色文化,串连寿光、滨海、昌邑旅游资源和产品,建设滨海旅游风情带。 提升中心城区,在打造旅游新业态上求突破。整合中心城区优质文旅资源,用现代科技手段赋能文旅产业,重点推动山东元宇宙综合体验中心建设。 突出重点,在全域旅游发展上求突破。推进诸城、临朐积极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寿光、昌乐积极争创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诸城以恐龙文化旅游区为核心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支持青州、滨海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工业、乡村、研学、体育旅游发展,培育一批跨界融合的文旅新业态。 坚持文旅融合,在打造文化“两创”新高地上求突破。自觉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局,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年新增博物馆10家以上。 握指成拳,在宣传推广上求突破。依托长寿山、欢乐海、文化城、农耕脉四个维度,完善线路元素,打造滨海欢乐游、城市漫步游、天路揽胜游、地质探奇游、山盟海誓游、千古文章游、生态农耕游、红色记忆游、启智研学游、舌尖寻味游等十条精品旅游线路。通过新媒体新形式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凝聚旅游推广合力。 蓝图已经展开,号角已经吹响,在这个火热的夏天,潍坊旅游行业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
|